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己去了荊州,就算是落入王氏之手,暫時受制於人,可只要大將軍需要藉助自己的身份,他就不敢真的傷害自己,還會對自己畢恭畢敬,奉若主上。

日後,他說不定還能藉助父親的聲望,收買大將軍的部下,率領西府軍反攻金陵,再度一統江左。

從逃離東宮,離開金陵這一刻,他與蕭湛便恩斷義絕了,從此以後,他便只是東海王蕭濟之子,要光復他們東海王一脈,將蕭湛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竊國者趕下皇位。

他早已準備好了一切,響雲大婚,皇帝離宮,戒備鬆弛時,是千載難逢的逃離時機。

等他成了皇帝,他就是這個天下權力最大的人。他就再也不用仰人鼻息,再也沒有人能逼迫他讀書學習,再也沒有人能限制他的言行用度。

他可以為所欲為。

就讓薛響雲先嫁去荀氏吧,反正他早晚會攻回金陵,把她搶回來一雪前恥的,他早晚會把她搶回來出氣的!

等到這邊婚禮差不多結束,皇帝返宮時,才收到東宮的消息,太子不見了。

第93章 失望透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

蕭湛趕至東宮後,只見東宮一片狼藉,太子中庶子張翼已然倒在血泊之中,了無生息。

內監哭訴道:「陛下出宮後不久,太子暗謀潛逃,張大人苦苦規諫勸阻,太子不聽,將其殺害後,便奪路而去。」

蕭湛聽完經過,是既震驚又心痛,一面命人好好收斂安葬了張翼,一面傳召徐伯允帶兵去追回太子。

太子出逃,與叛國何異?世人要怎麼想他這個皇帝,他這個皇帝做是有多失敗,才讓他的太子都要背棄他?

太子不忠不孝,還要陷皇帝於不仁不義。

蕭湛又急又痛,蕭恂逃離金陵,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前往荊州投奔王大將軍。

只要他抵達了荊州,他們之間就徹底父子情斷了。王大將軍便能打著擁護東海王為正統的旗號,憑藉蕭濟的余望,擁立蕭恂登基,割據荊江,分裂國家。屆時,造成的政治危機將不可估量。

蕭湛是真沒想到太子能蠢到這個地步,如此罔顧國家利益,做出這樣鋌而走險的事情。

他心裡真的是失望極了。

……

另一邊,喚春聽說蕭恂叛逃後,也是一副如遭雷劈的驚愕模樣。

喚春心裡哭笑不得的,虧她還正兒八經把太子當個對手,那麼謹慎的算計鬥爭,想著多方拉攏關係,籠絡朝臣來廢掉他,沒想到他自己倒先沉不住氣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弄珠和彩月快要樂瘋了,可發生了這般嚴重的政治事件,朝野上下都是焦頭爛額的,顯陽殿這般開心,明顯不合時宜。

喚春礙於身份,還是嚴肅訓斥了二人,讓她們別太過得意忘形了。

這一夜,蕭湛都留在太極殿徹夜未眠,跟幾個親信大臣一起等太子的消息。

何彥之勸他先休息一會兒,慢慢等徐伯允的消息就是了,畢竟再急,一時片刻也沒法兒把太子帶回來。

蕭湛哪有休息的心思?不等到蕭恂的下落,他這幾日都要寢食難安。

可找回來又如何?太子犯下如此大罪,找回來就真要廢太子了。

廢立太子關乎國體,這太子立了還不滿一年,就闖下如此大禍,一旦廢太子,勢必要牽連追責無數大臣,造成朝堂人心惶惶。

可如果讓他逃去荊州,保不准還要掀起內戰,再陷蒼生於水火。

如今朝廷外有五胡之禍,內有士族爭權奪利,王大將軍虎視眈眈,江左局勢並不安穩,太子此舉屬實胡鬧,火上澆油了。

堂堂一國儲君,如此不識大體,如此輕率任性,沒有君主的擔當責任,何配君臨天下?

蕭湛真的是太失望了。

喚春這一夜,也一直是似睡非睡,忽夢忽醒的,時刻關注著太極殿的消息,有一點兒風吹草動,便以為是徐伯允把太子抓回來了,立刻便坐起身子,詢問情況。

所幸這場鬧劇沒有維持太久,蕭恂與左右侍從乘輕騎逃出城後,才跑到江寧地界,就被徐伯允帶人給攔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