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的農作物栽培實踐課,不再種蔬菜和水稻,朱教授帶著她們改種蘑菇了。但神奇的是,並不在地里種,甚至不用土。
開課第一天,蒼耳她們在朱教授的指揮下,用手推車拉了幾十斤玉米芯到庫房。這些玉米芯是從上學期種玉米的學長學姐那裡回收過來的,真是把循環利用做到了極致,一點也不浪費。
玉米芯先用石灰水浸泡一天一夜。與此同時,每個小組各自用一層磚頭在倉庫里圍出一個一平米左右的正方形,再在地上覆蓋一層塑料膜,防止有其他菌群的干擾。泡好的玉米芯瀝水後,平鋪到塑料膜上。每鋪一層玉米芯,灑一層菌種,重複五次後,面上再蓋一層膜,等待一個月就可以出菇了。
下課後,蒼耳找上朱教授,說了自己想要參賽的事。
「這個想法很好啊,從課堂實踐中得來,又經過科學驗證,非常有前景。」
蒼耳感動,朱教授還是那個熟悉的天使。
「但是很遺憾,我沒法當你們帶隊老師,我今年被拉去做國賽的評委了,為了避嫌,不能帶隊。」他想了想,「我建議你去找江江,就是你們小祝老師,育種這方面是他的專長。」
朱教授沒想到,聽到這個壞消息,蒼耳竟然面露欣喜。雖然她努力掩飾,但嘴角的笑容差點壓不住,道謝之後蹦蹦跳跳地跑了。
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受學生歡迎了?難道真是老了?朱教授受傷地想。
蒼耳一路飛奔到小祝老師面前,迫不及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在她眼中,小祝老師一定是願意給自己帶隊的,只是礙於有前輩在不好答應罷了。現在朱教授都親口說了,這不是一拍即合?
然而,小祝老師聽完她興沖沖的表述後,竟然那兩個字。
「不行。」祝江一臉歉疚,「對不起。」
這下蒼耳愣住了。原來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外界阻力,他只是單純地不願意而已。
至於為什麼,有太多理由了。
小祝老師是什麼樣的神仙,而自己又是什麼層次的人?給他當課代表收發作業可以、給他當助手去油菜地可以、幫他做植物標本也可以,但做帶隊老師指導比賽這種嚴肅的事,不行。
那棵黑番茄,只是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奇蹟而已,小祝老師什麼沒見過?說不定連七彩番茄都是小事一樁。或許帶領一支這樣的大專生隊伍,在他的耀眼履歷里,是一個污點吧。這根本不是一件值得他投入時間的事情,而自己……也不是一個值得他投入時間的人。
這大半年來,在農校這個環境裡密切又日常的相處麻痹了蒼耳,讓她選擇性忽視了自己和小祝老師之間巨大的差距,而此時,這份距離清晰地擺在眼前。
蒼耳整個人的狀態明顯黯淡了下來,她沒再追問為什麼,因為不忍心為難小祝老師。
「哦,好,那我再去找別的指導老師。」蒼耳故作不在意地擠出一個笑容。
看著她失落的神態,祝江清晰感覺到自己心痛了,是生理性的。這種感覺從前只在想起哥哥時會有,祝江驚覺她已經在自己心裡扎得這麼深了。這個念頭嚇到了他,讓他更加堅定地拒絕了蒼耳。
後面幾天,雖然兩人還是一起做標本,但祝江能明顯感覺到蒼耳持續的低落,這也持續地刺痛著他。
雖然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指導老師,但校賽在即,其他準備工作必須馬上做起來。
小隊分工明確。
小黑作為技術總監,負責從技術上論證黑番茄雜交育種的可行性,畢竟育種總論那門課她的分數最高;
市場總監羅桑負責論證黑番茄作為一種富含花青素的蔬菜,為什麼能夠受到市場歡迎、賣出高價;
財務總監夏宇添則負責設計整個項目的盈利模式,計算前期開發成本,並論證從什麼時候能夠開始盈利、大概能掙多少錢。這可把他難住了,他平時最多只在自家的超市櫃檯,記錄誰今天賒了多少帳;
至於陶美兮……她給大家買了很多飲料和零食,也算是提供了重要的情緒價值。
而蒼耳作為項目負責人,除了統籌規劃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她記得小祝老師和朱教授都說過,一個新品種能不能投產落地,最終決定權不在專家手裡,而在農民的地里。只有尊重農民的需求、能給農民帶來實際利益,農民願意種,這個新品種才真正擁有生命。
因此,蒼耳拿著小本本,鼓起勇氣到新禾鎮的菜農家裡挨家挨戶採訪,把黑番茄帶給他們看,給他們講這個品種的好在哪裡,詢問他們的看法。
一開始農民們覺得她很奇怪,不知道是來幹什麼的,但架不住她真誠追問和傾聽,大部分人後來都願意跟她聊幾句,蒼耳因此收穫了很多寶貴的想法。
比如農民們覺得現在有好多新品種,一會兒雜交一會兒轉基因,種子賣得很貴,但實際成品也就那樣,有的產量還很不好,所以他們一般都種用慣了的種子,很少嘗試新的。再比如,紫西紅柿炒蛋、打蛋湯都太奇怪了,只能當水果吃,但作為水果來賣,顧客也不一定會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