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硬核管家,專治霸總癲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當時得知燭音「真正身份」,想到自己竟然對先祖武皇后如此不敬,嚇得好些天沒敢出門。

後來見燭音「和善」,沒什麼架子,又巴巴地湊上來。

她自覺和武皇后是一類人:都身份特殊,名為宮妃,實則和皇帝一點關係也沒有。

後宮其他妃嬪,見面就聊皇帝,聊寵愛,發散怨氣,這個宮那個宮的破事,實在是說不到一起去。

燭音早就知曉,皇帝在刻意避孕。

不然,以帝後的恩愛,兩人年紀正好,身體也沒什麼問題,宮中早該多出兩個小皇子小皇女了。

大概是女主嘴裡說的「上輩子皇后小產鬱鬱而終」嚇到了他。

不生就不生吧,燭音雖然覺得香香軟軟的人類幼崽好玩,但她也不至於為了想玩小孩逼人家生。

直到大公主到了開蒙的年紀。

皇帝以「朕的孩子不論男女都要得到最好的教導」為由,挑了數名重臣教大公主讀書。

又另求到燭音跟前,讓大公主隨侍如意殿,請她教導一二。

話說得委婉,但意思很明確:皇后自然樣樣都好,但性子太溫柔了些。往後盛安要走的路註定充滿刀劍荊棘,還請您費一費心,教一教她。

第82章 我在後宮給皇帝當祖宗 完

燭音才知道,自己要教導一個什麼人。

武皇后也沒能做成的事情,大雍立朝以來第一位女君。

沒想到小皇帝竟然有這種魄力,仔細想想,還真是……有意思啊。

燭音喜歡有意思的事兒。

為君之道燭音是不懂的,這也不需要她教,自有皇帝自己上 。

燭音思來想去,只會一樣東西:霸道。

何為霸道?

燭音:寶想要,寶得到。

大公主跟在她身邊幾年,硬生生從一個還算講道理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以德服人的小姑娘。

武德那個德。

皇帝初時樂見其成,繼而意識到不對勁,火急火燎地將女兒重新接到身邊,和皇后一起試圖頒正。

可惜效果有限,倒是成功將面子做好了。

具體表現為,小姑娘從看起來不是很講道理,進化成了滿臉和善地行不講道理之事。

帝後夫妻:……也行吧。

大公主十歲的時候, 皇帝開始帶著她上朝。

朝臣們再遲鈍,也反應過來了。

這些年,陛下後宮再無所出,大臣們摺子都上麻木了也無用,帝王威嚴漸盛,做臣子的連直視都膽戰心驚,何況駁斥?

大臣們安慰自己,好歹陛下膝下有個大皇子,雖是個獨苗苗,但身體還算康健。

可眼下,陛下竟是要舍大皇子而立大公主為繼承人嗎?

朝堂激烈反對。

作為「寵妃」的燭音接到了不少誥命夫人的拜帖。

連清修的太后都沒能避過去。

太后直接下旨開罵:一個個實在閒,就日日沐浴齋戒過來碧霄宮陪哀家聽經。

效果顯著,後宮清靜。

至於前朝,如果皇帝連這點壓力都抗不過去,就白當這麼多年的實權帝王了。

等到大皇子和二公主大一點,同樣被皇帝帶上了朝堂。

百官們懷抱著期待一看……

也不說這兩位不行,比起一些不學無術的宗室子弟,大皇子殿下謙虛有禮,讀書也不錯,但、但珠玉在前,實在是……唉。

大公主可是小小年紀,就敢一個人舌戰群臣而面不改色,關鍵是,她還沒戰輸。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大皇子能成為一個守成之君。

而大公主,有野心,有抱負,文韜武略,她能接過父皇創下的盛世,執天子利劍,去開創下一個更盛大的未來。

身為臣子,拋卻那點私慾,誰不想跟著一位盛世明君,青史留名?

等到盛安公主十六歲上了戰場,接連破西狄,昌越等國,將大雍版圖往西擴張萬里,朝廷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許多。

簪纓世族,勛貴朝臣們,開始回家扒拉自己族中適齡的郎君,看有誰堪配公主。

芭芭拉沒料到劇情會是這麼個進展。

宿主的任務是成為女主的「踏板」,通過自己讓皇帝注意到女主。這個任務,早就在女主向皇帝獻上靈泉之時,就顯示完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