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後我被親奶奶讀心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沒有林老太太在家,她們連留在林家村的日子都過的有些不踏實。真要是去了人生地不熟的皇城,就她們兩個人,豈不是雙眼一黑,出了門連方向都分不清?

哦,不對。她們還不是兩個人一起出門。家裡怎麼也得留下一個人。

那就更糟糕了。白日裡林向東三兄弟都不在家,就留她一個人對著空蕩蕩的府邸……

光是想想,林二嬸和林三嬸就能把自己嚇個半死。

所以,不行,堅決不行。她們才不出門呢!甭管皇城再好,聖上賞賜給林晚嫣的府邸再大,林二嬸和林三嬸也不動心。

家肯定是自家的好,住著舒服又安心。家人和親人也都在附近,想出門了就去鎮上走走看看,還不怕迷路。她們就更樂意留在林家村,其他哪兒都不想去。

林二嬸和林三嬸的想法沒有避著人,直接就公之於眾了。

林向中第一個跳了出來。他想出門呀!他想去皇城呀!可是年初不帶他,現在快要年末了,還是沒有他的份。

而且這次連大哥都走了,一家五兄弟只剩下他一個在家裡。乃至他都不敢抗議,沒有正當理由和藉口來著。

林老太太懶得理睬林向中的耍寶,自行去村里溜達了。

今時不同往日,林老太太現如今可是縣主的親奶,不管走到哪裡都帶著風,別提多風光了。

林晚嫣也在忙。

今年田地里的收成比去年好,他們家倉庫收到的糧食也足夠的多。幸虧她又多買了十台碾米機和十台壓面機,否則根本忙不過來。

而這次收到的糧食,還是老樣子,一併都會被文政派人來收走。

雖然文政已經不在豐清鎮,但是赤焰軍的事情,他不可能假手於人。哪怕從府城派人過來麻煩一些,也還是必須為之。

至於糧食,從來都是只嫌少不嫌多的。更何況今年還有燕家軍的口糧,林晚嫣已經鬆口答應了的。

再就是今年過冬的棉衣,何哲彥年後寄過來的第一封家書里就特意提及,依舊需要。

同時也說到,他今年就不是在為赤焰軍買,而是幫燕家軍提早儲備。

畢竟現如今朝中所有大臣都知道,這位皇子少將最愛告御狀,剋扣誰的糧草和棉衣,都不敢繼續打赤焰軍的主意。

然而,燕家軍沒有這個待遇。哪怕同在燕山,距離並不遠,依舊防不住朝中那些人的糊弄和敷衍。

說來是真的可惡至極,卻偏偏又無可奈何。

何哲彥之所以每次告御狀都能被重視,說到底還是仗著他的皇子身份。聖上多少還是疼親生兒子的,不准許朝臣欺負皇子,更不容許有人敢蔑視他們皇家。

但是燕家軍就不一樣了。

燕家軍是外人,稍有不慎就會功高震主,又動輒會被扣上居心叵測的高帽子。故而每每只能受制於人,時常進退兩難。

好在現下來了一個何哲彥,好在這位出身尊貴的皇子殿下是真的能跟將士們同吃同睡,更能看見將士們的難處和苦難。

也所以,燕老將軍才會豁出老臉求到何哲彥的面前。而結果,一如燕老將軍之預期,是令人欣喜的。

何哲彥對林晚嫣是沒有隱瞞的,直接就詳細說明了燕家軍的難處。

林晚嫣自然沒有二話,一口應下了此事。

隨後,林家村暫停了一段時日的棉衣活計再度重啟。林晚嫣今年特意提早開始準備棉衣,比去年足足要早上好幾個月。

大批量的棉花,依舊還是文政出的力。林晚嫣這邊也是放出消息,跟去年一樣,既收棉花,也可以接裁剪棉衣的活計。

如今整個豐清鎮都知道,林晚嫣去年做的那些棉衣都是送去給燕山的將士們了。為此,林氏一族還得了「積善一族」的牌匾,正高高掛在林氏祠堂上。

所以不單單是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往林家村送棉花,更遠一點的百姓但凡得知消息的,都在往林晚嫣這裡送棉花。

按著他們的話來說就是,這些棉花賣誰都是賣,既然可以選擇,當然要賣給守衛燕山的將士們了。

至於離得遠怕什麼?他們別的沒有,一身的力氣還是有的。即便是比林家村還要再遠的距離,他們也心甘情願送到,而且堅決不多收一文銀錢。

林晚嫣是感激的。不管遠近,鄉親們的這份心著實難得。

而既然大老遠來了,林晚嫣也沒客氣,多多派送了一些裁剪棉衣的活計讓他們帶回去分給家人或者親人做。

不多收賣棉花的銀錢,但是可以順帶賺些做棉衣的銀錢麼!不過,就是之後還要大老遠再多跑一個來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