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還要轉交,跟一直放在何哲彥的手裡,有何區別?只不過是從防備何哲彥,變成了防備另外一個人罷了。
同樣是需要防備人,聖上肯定是優先選擇何哲彥的。先不說何哲彥是他頗為信任的皇子,光說何哲彥帶兵打仗的本事,就是朝中那些酒囊飯袋遠遠及不上的。
兵權放
在何哲彥的手裡,至少能保證他國土安寧,不被敵軍進犯。換到其他人的手裡,天知道等著他的將會是何其局面。
聖上可不認為,朝中還有什麼驍勇善戰的人才被埋沒了。但凡如此,當初他也不會一直受制於燕家軍,屢屢想要鎮壓卻不得其法。
還不就是因著,除了燕家人,朝中沒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將才?
也就何哲彥這個橫空出世的二皇子,方才讓聖上滿意,也足以讓聖上安心。
歸根到底,聖上需要能幫他打勝仗的將才,卻又不希望這個將才太過出挑,更不希望這個將才威脅到他的地位。
何哲彥身為皇子,當然有他的優勢。同時,又時不時的讓聖上感到威脅。這又是實打實的劣勢了。
不管怎麼說,望著書案上的一大堆奏摺,聖上的臉色陰晴不定,一會兒惱怒一會兒煩躁,最終也沒拿出個定論。
這個時候換將帥肯定是不行的,很容易就會寒了燕山將士們的心。他們才剛奮勇殺敵,打完了勝仗,扭頭就被卸磨殺驢,更換了主帥。擱誰人的心裡,都不會覺得痛快。他們甚至還會立馬聯想到自己的身上,擔心下一個被更換的就是他們自己……
聖上算不得多麼寬容大度之人,但也絕非昏庸無能之輩。有些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想的透徹,也比任何人的顧慮都更加的多。
也所以,任憑朝中怨言再多,聖上依舊沒有遂了他們的願,只是悄悄命人將這次的事情傳了出去。
只待民間輿論聲起,他再依據民怨行事,方才好行推脫之事。
聖上的動作頗為隱蔽,但也不可能完全瞞得了人。最先發現不對勁的,正是已經辭官在家的文家老太爺。
說來文家老太爺是真心不想再攪和進皇家的腥風血雨之中了。可這次聖上的舉動實在不厚道,由不得文家老太爺不聞不問。
先不提何哲彥是他們文家的外孫,哪怕何哲彥只是單純的朝臣,文家老太爺在這個時候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武將遠在燕山奮勇殺敵,君主卻在皇城親手捅刀子離間民心?這般言行不管放在哪個朝代,都極其容易動搖民心,更容易扼殺忠臣們的信仰。
最起碼這一次,文家老太爺就很生氣。
聖上想要玩弄權術是吧?那就一起奉陪好了。
眼下又不是在皇宮內院攪和風雲,民心所向從來都是文家老太爺擅長的主場,哪裡還會怕了?
於是乎,很快皇城的大街小巷就開始唱起了謠歌,並不是多麼的好聽,卻是很有內容,講的正是赤焰軍和燕家軍如何被夜襲,又如何反擊敵軍,非但搶走了敵軍的所有糧草,還接連打了勝仗,直把敵軍逼退數千里的戰績……
百姓們又不是玩弄權術的聖上,哪裡會想那麼多彎彎繞繞?他們就覺得赤焰軍和燕家軍很是英勇,有膽有識,還特別的厲害。
明明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被夜襲了,還被燒了一半的糧草,陷入了危急的劣勢,連自己人都忍不住擔心和著急。
可赤焰軍和燕家軍非但沒有陷入慌亂,反而硬生生的殺出了一條生路,漂漂亮亮的反擊了回去。這般反轉,可比一路高歌凱旋,還要更加的扣人心弦,也更加的振奮人心。
第137章 更新
再然後,聖上所期許的百姓痛罵完全沒有。隨之而來的,是滿滿的稱讚和頌揚。百姓讚不絕口的,儘是赤焰軍和燕家軍何其的驍勇善戰,何哲彥這位主帥又是何其的足智多謀……
聖上到底人在皇宮,沒法子隨時監控民間的風向,也不可能及時左右所有的反轉。等到他得知皇城的風向變了之時,已然晚了不止一刻半刻。
不用任何人提醒,聖上也知道,這是有人暗中出手了。
臉色變了變,聖上下意識就開始揣測起跟他作對之人究竟是誰。
其實不難猜,首當其衝被懷疑的肯定是文家老太爺。
只有文家老太爺有這樣的手腕,以及這樣的魄力。換了其他人,或許也能做到,但肯定沒有這麼的快。
各居其位,聖上說不得文家老太爺的不是。誰讓何哲彥是文家的外孫,亦是文家勢必會全力扶持的對象呢?
但要說不生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他身為堂堂君主,合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此刻卻被文家老太爺給從中攪和了,聖上怎麼可能不介意?
咬咬牙,聖上直接就宣召了文家老太爺進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