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冤宛鳴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沒有如從前那般靠近我,依舊立於原地,四目相對時,他輕輕笑了笑:

「落冤,抱歉。」

他的話沒頭沒尾,可我什麼都明白。

太子殿下有一身的好武藝,幼時自請隨舅父一起,長於軍營。

如今他已過半百的舅父在邊境征戰,中了敵首一箭,生死不明。

我望著那雙有些疲憊的眼睛,搖了搖頭:「殿下,去做你想做的事吧。」

庭院風雨交加,驚雷滾滾,電光穿透雲層,映得廊下身影忽明忽暗。

屋內燭火明明滅滅,沈硯翻窗進了屋。

風雨如晦,他將我攬入懷中,我靠在他的胸膛,聽到了狂跳不止的心跳聲。

他沒說話,我也沒開口。

良久,他伸手撫向我的發間。

頭頂傳來清淺的笑聲:「你戴這簪子,很好看。」

我的臉再一次炸了個通紅,他送我的玉簪,白日裡我不敢戴,只敢在夜裡偷偷戴著睡覺。

一著急,我捂著腦袋就往後退,不想撞到了凳子,身子不穩就要摔倒。

沈硯動作極快,摟住我的腰間,心跳快得就要飛出。

我不敢看他了。

他扶我站穩,聲音低低:「落冤,我要走了。」

他要走了。

分離是人生一道艱難的課題,書上說,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我會平安歸來的。」

最後的最後,他在我額間,輕輕落下了一個吻。

第12章

一夜風雨,天光大亮。

聽聞,沈硯擅自離京了。

身為大魏的儲君,他要以大魏太子的名義親征北狄。

陛下顏大怒,命人將皇太子捉回,只因他已派人同北狄求和,他信奉的是長生道,兩軍交戰,生靈塗炭。

聽聞在此之前,沈硯已同他起過爭執,他命人將沈硯禁足東宮,卻不想如今他竟私自離京。

前線戰況如何,我不知,但京城卻是一如既往的平靜。

輾轉三個月後,依舊還無沈硯的消息傳來。

太后已回宮,我如從前一般,每日抄寫經書。

時值歲秋,西殿來了一位太監,陛下要召見我。

我入宮近八年,除了太后以外,他是唯一知悉我身份的人。

帝王威嚴不可侵犯,太監引我進殿後,便引退了殿內的一眾宮女內侍。

我長伏於地,上首的帝王一身明黃龍袍,冷峻又沉肅。

「沈落冤,你可願去和親?」

我在這時抬起頭來,第一次,看清了眼前這個帝王。

他雖是在詢問我,但話語裡,是絕不容被質疑的帝王威嚴。

我想到幾日前,太后召我,說不日,陛下會下旨,封我為公主。

那日,太后看著我,目光深沉:

「孩子,你生來便是一場冤孽,陛下派去求和的使臣已經歸來,大魏送去一位和親公主,割讓兩城,兩邦簽訂十年止戈之約。陛下膝下幾位待嫁公主尚且年幼,哀家提議,可封你為公主,送你和親,哀家想,這也不失為一場贖罪,當初,哀家帶你回宮,命人教導你讀書識字,是因為,你多少,也同哀家有血緣,多年相伴,哀家知道,你是個心思澄明的好孩子,你與硯兒的糾葛,哀家也知道,你可知,硯兒是我大魏的希望,一國太子親征沙場,若有意外,我大魏的脊樑便再也立不起來了。」

太后神色寂寥,那串伴她半生的佛珠突然斷裂,似有徵兆。

我看著眼前帝王,心底是無比的清晰與明白:

「陛下,一國安危不會繫於女子之身,我願意和親,是因為想給邊境戰士一個得以喘息的機會,北狄有備而來,大魏今時不敵,不可一世不敵,太子殿下心懷天下,他想守住大魏的城,更想讓那些百姓明白,大魏沒有拋棄他們。」

「陛下或許不忍戰事連綿,生靈塗炭,但更應明白,一時的安穩,絕不會是一世的安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