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尋找時間的灰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實驗室里頓時一靜,好像空間裡一切流動的聲音、顫動的心跳,都被朱凌的這句話給按下了暫停鍵,大家都震住了。

隨即,像靜默的夜空里,炸開了絢爛的煙火。實驗室里爆發出一陣歡呼,有幾個研究員當即便跳了起來,激動地手舞足蹈,熱淚盈眶。

連徐知宜都被這氣氛感染,鼻頭有點微酸。

她一直擔心著,沒想到成績如此斐然。她的各種擔心,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任飛飛急切地追問:「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還有兩個梯隊的病人要注射疫苗,如果也成功了,就馬上大規模投產,推廣到各大醫院使用。」朱凌的聲音又爽又脆,只覺終於能夠狠狠反擊了。

接下來兩期的臨床試驗結果,毫無疑問非常理想。

對抗S-H5N1的治療性疫苗,迅速投入大規模生產,即將面世。

整個世界為之振奮。

人們緊張而期待地等待著救世疫苗投入使用。

很快,疫苗就被加班加點生產出來,並出現在各防疫站和醫院。各地防疫站24小時面向民眾,排隊的人太多,不得不調動武警來維護秩序。

疫苗的效果還沒有被證實,城市卻好像一夜之間就復甦了。

死氣沉沉的陰霾、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防備全都消失了。

排隊的人臉上全都洋溢著笑容,儘管還戴著口罩,可是他們敢於大膽的交談、分享音樂,八卦和新的資訊,長長的、蜿蜒的隊伍里不時爆發出笑聲。就好像他們不是在等待打針,而是在參加一場盛大的開幕式。

是的,他們在等待——等待新生活重新拉開帷幕。

第69章 她成功了,他卻走了(2)

而醫院裡,病人們更是比過節還要興奮。甚至有人在跟著手機播放的音樂跳舞。連醫護人員都透著久違的輕鬆,腳步輕盈,笑意滿滿,不時和病人們開著玩笑,甚至在病人跳舞時,拍手應和。

傳染病院走廊的盡頭,住著個女孩,她是床位滿了以後,被硬塞進來的。

因為被她感染的自己一家五口和十四個同事全都死了,被大家暗地裡稱為「毒女」。

自從進了醫院,她便再也沒有離開過走廊盡頭這張單人床。她幾乎已經認定,這就是她最後的歸宿了。她整個人都像身下洗得發灰的床單,晦暗、陳舊、絕望、破損。

但今天,當那隻透明的,帶著點嬰兒微微泛藍的眼白顏色的安瓿瓶,被護士用手指「啪」一聲掰斷瓶口,將細長的針頭探入,飽飽吸足針劑,然後準確地扎入她瘦得幾乎貼在骨頭上的的手臂肌肉里時,她沉寂已久的心臟,重新激動地跳起來。隨著護士緩緩推送針藥,她竟覺是汩汩的生命能量正在被注入,她的免疫力馬上就要重新被喚醒。

注射完後,護士又去照顧下一個病人。

女孩卻起身,用已經生疏的步態,走到廊前灑滿陽光的長窗前,微微眯起眼,試探著去迎接那令人流淚的日光。

窗外新綠的樹葉,簇新閃耀著。粉白的花,在繁盛的枝葉中,如停歇的嬌嫩白鴿。

她嘴角微微翹起,停工了很久的酒窩,嘩啦一下,全綻開了。

對生的渴望重新回到了她的臉上。

一周後,如同上帝恩澤於人間。醫院裡隔離的病人,開始好轉,不斷有人痊癒出院。

周后,病床空了一半。

壓在人們心頭的大石終於被搬走,城市重新煥發了活力,甚至因為憋屈沉寂太久,而更顯得蓬勃熱鬧。

人們又重新折騰起來、開店的、遊玩的、旅行的、下館子的、泡吧的……城市燈紅酒綠的行頭重新披掛起來,且更為囂艷。

而徐知宜,則被奉為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媒體關注她、人們談論她、連綜藝節目都妄圖請她出席。

有時候,她一從實驗室出來,就會被冷不丁衝出來的記者,用話筒直逼到眼前,連上食堂都有人跟著。她的照片被登在了雜誌的封面,微博里有很多人肉她的粉絲,她的一個學生,偷偷把她上課的視頻放到網上,當天點擊率就有數十萬。更不斷有被治好的患者,很有心地在生物實驗室的門外,放上鮮花致謝,令保安不勝其煩。

天才女病毒學家的名聲響徹神州大地。

但是,除了第一次疾控中心安排的新聞媒體通報會上,她親自發布了關於疫苗的詳細情況後,就一直低調行事。哪怕被王院長逼著,也不肯再接受任何採訪。

關於她的各種傳聞倒是因為沒有當事人出來澄清,而風靡一時。連她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的陳飯也被翻出來重新撒上作料,炒成新聞。

一時間,徐知宜風頭無人能及。

充斥著苦杏仁味的病床的一頭,暴露在8分鐘前還距離地球1.5億公里遠的一縷陽光中。

光灑在老人的臉上。

臉上有兩行淚,從原本渾濁,此刻卻因柔情滿溢而變得深亮的眼睛裡流出來。淚與陽光相遇,交匯出奇異的光暈,閃爍在這張被時光無情鐫刻過的臉上,好像暗夜裡的彩虹。

那彩虹的光暈正巧,投射在老人床上的電腦屏幕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