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穿書文藝槓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杜小梅去炒了兩個素菜,還拿出自己釀的米酒,給每人倒了一小碗。

三個女人喝酒吃菜閒聊。

杜小梅聽說宋知南去了婦聯工作也很感興趣地多問了幾句。

宋知南喝了一口米酒潤潤嗓子,清聲說道:「我們婦聯負責的就是調解家庭矛盾,像牛菊花和王青玲這樣的人多的是,還有很多不要臉的男人。我就負責天天給他們講道理。」

她就隨便講了王小雪和魏芬那兩個案例,引得兩人頻頻讚嘆。

宋知春感慨道:「小四,沒想到你進步這麼大。」

宋知南:「嗐,其實我的潛力挺大的,但是誰讓我在家裡受忽視呢。我一參加工作就如魚回大海。」

他們吃完飯正坐著閒聊,其他大嫂大娘們聞風也來杜小梅家串門。

杜小梅自然是熱情招待她們。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安慰宋知春。

「知春,你別生氣,氣壞了自個兒不值當。」

「小南是吧,你的口才可真好。」

「聽說你是婦聯幹事,厲害呀。不像我們連個工作都沒有。你們婦聯還招人不?」

……

宋知南對待跟自己沒有敵意的人態度十分和煦:「啥口才不口才的,主要是責任感使然,我的工作就是教一些不講道理的婆婆、不明是非的妯娌、不負責不要臉的男人們做人。今天不是剛好遇到了嗎?就順嘴那麼一說。」

宋知南接著進一步深入分析牛菊花和王青玲:「這個牛大娘總愛管兒子兒媳婦甚至鄰居家,深層原因一是精神空虛,沒有革命知識理論填充她的內心世界;二是封建思想嚴重,外面的四舊破除了,她心裡的四舊還在;三是她沒有革命自覺性,1949年那一聲炮響,領袖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婦女同志也站起來了,唯獨牛菊花那類人不肯站起來,她不但自己不站起來,還拉著別人不讓站,誰站她罵誰。」

眾人震驚且佩服。

宋知南分析完牛菊花接著分析王青玲:「這個王青玲更可惜更可憐,你說牛大娘年紀大,學習能力不行站不起來也就罷了,她年紀輕輕的也就三十來歲,她倒好,她倒退得更厲害。她直接退化到低等動物了。做為一個人,一個女人,她不跟別人比思想比覺悟比工作貢獻甚至不比人品性格,直接比生孩子。以生兒子多為榮,那是人應該比的嗎?不是豬們蟑螂老鼠們比的嗎?你說她明明長了腦子等全套人類器官,卻只跟動物比肚皮,真是可憐可嘆可悲呀。」

大家面面相覷,突然有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最後是大家笑作一團。

她們知道,從今天開始,牛菊花和王青玲會在這一帶徹底出名。

這有能耐的人就是厲害,罵人不帶髒字還這麼狠。

飯吃完了,酒也喝完了,天也聊得差不多了,宋知南眼看著時間不早,就起身告辭。

宋知春挽留了一下就送她出門,她回家拎了個大包袱出來,牛菊花的目光都快把包袱戳個洞出來,王青玲欲言又止,最後兩人竟然破天荒地什麼也沒說。

宋知春先是詫異隨即瞭然,這是被罵怕了。

宋知春把包袱往宋知南的自行車筐里一放,說:「之前知夏跟我說,咱家要下鄉的是你,我擔心你原來的棉襖不夠厚,鄉下又冷也沒法生爐子,就跟人換了棉花給你做了一件棉衣,準備做好了給你寄過去。你現在不用下鄉了也不用寄了,正好拿回去。」

宋知南知道這個時代物資匱乏,別說是一件棉衣,就是一件普通的衣裳也需要攢很久的布票。

她知道這個大姐對弟弟妹妹還不錯,沒想到這麼不錯,比親爹親媽還好。

宋知南想了想就從書包里掏出錢和幾張布票要給宋知春,宋知春堅決不要:「這是送給你的,不是賣給你的,你再給我就生氣了哈。」

宋知春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對弟弟妹妹好,什麼長姐如母之類的,這麼多年來,她早已習慣了照顧弟弟妹妹。覺得做件衣裳給點零花錢也是應該的。

宋知南秉承的原則是:你對我怎樣,我就加倍對你。對她壞,她加倍;對她好,她也想加倍。見宋知春堅決不收錢和布票,她打算先記著,以後再回報吧。

她說了自己住的地方:「我現在跟吳廠長的閨女吳明珠住一起,你下回有空可以帶著倆孩子來找我。我在院子裡種了菜,等菜長出來我給你送一些過來。」

「你厲害呀,還會種菜呢。」

宋知春送了一段路,兩人揮手告別,宋知南騎上自行車往回走。

她回到家時已經四點了,一進家屬區,就看見大家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討論著什麼。

第32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