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穿書文藝槓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時光飛逝, 日月如梭,轉眼間就到了1976年的冬天。

今年10月, □□倒台。持續十年的大運動終於結束。政治氛圍寬鬆不少,人們終於不再整天提心弔膽地過日子了。

宋知南現在已經是女工委的主任了,楊主席調到市里去了,賀勝男接替了她之前的工作,宋知南則接了賀主任的位置。

她還記著自己6年前的承諾,打算今年搬出去,她主動找孫副廠長說,她過完春節就搬出去。

孫副廠長現在對宋知南的態度好了許多,見她主動這麼說,心裡頗有些過意不去,「沒事, 你再住一段時間也行。」

宋知南接著說:「我說到做到, 不過, 我也有一個要求,就是我的人可以搬, 但文工隊辦公室和婦女之家不能搬啊。還有就是, 那麼多申請房子的人廠里給誰不給誰?而且他們拖家帶口地搬進去住也不方便。我聽說咱們廠女工宿舍挺緊張的,不如就把房子改成女職工宿舍算了,放幾張上下鋪,能住七八個工人。」

孫副廠長聽得心中一動,這確實是個辦法。

廠里很快就傳出來宋知南打算搬回老房子住,她的房子要騰出來改成女工宿舍。

大家議論紛紛:「不得不說,宋主任這人說話算話。說再住6年就是6年, 都不帶有一點拖延的。」

「可是,之前不是說好要讓我們申請的嗎?怎麼又改成女工宿舍了?」

「女工宿舍確實緊張, 改成宿舍也沒問題。

「宋主任就是為我們女工著想。」

……

對於宋知南要搬走這事,李群英是萬分不舍。

她特意帶了飯菜來給宋知南送行,讓宋知南意外地是她還帶了一瓶酒。

宋知南見李群英心事重重的模樣,就感覺可能不止送行這麼單純,就問道:「你有心事?想跟我深聊?」

李群英輕輕點頭:「嗯,想跟你好好聊一聊,我憋得難受。」

「行。」

天氣冷,宋知南決定吃火鍋,切些蘿蔔白菜豆腐再加上肉和丸子,用小鍋在爐子上煮著吃。

鍋里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兩人一邊吃菜一邊小酌。

李群英喝了兩杯酒後,變得健談起來。

她突然感慨道:「時間過得真快呀,知南,我過完年就34了。」

宋知南道:「34可是個好年紀,身體還好,有智慧有歷練,有的人都活不到34。」

李群英笑笑:「你就是會安慰人。這幾年托你的福,我的日子好過不少。我爸媽被你勸得通情達理了很多。可是,他們再通情達理也是有限度的。現在我到了一個必須要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口。」

「又有人給你介紹對象了?」

「嗯。」

不用宋知南問,李群英一古腦地說了出來:「這一次不一樣,是我親姨介紹的,她沒有坑我,男方完全符合我的要求,長得不醜,甚至還有點好看,無不良嗜好,大學肄業,比我小兩歲。因為出身不好,在農場勞改了十年,今年剛平反。」

宋知南倒也不意外,這個年代,這種情況多的是。

「你父母應該很滿意吧?」

「是的,他們鬆了一大口氣,甚至用懇求的語氣跟我說,這次男方完全符合你的要求,你就結了吧,別再讓我們操心了,我們也老了,陪不了你多少年,雖然你有哥哥姐姐,但他們各有各的家庭,以後也顧不上你。其實我知道,他們這些年替我承受了很多壓力。跟別的父母相比,他們已經夠開明了。我現在很矛盾,理智上,我覺得我應該結婚。但是,我對未來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惶恐不安和抗拒。」

「以前我不想結婚是因為沒遇到合適的,可是如今不一樣了,我考慮得更多更遠。你還記得咱們6年前從南郊生產隊回來時的對話嗎?你說很多女人婚姻不幸福,不是個人的問題,可能是制度的問題。當時被牛阿姨打斷了,咱們倆沒有深聊。

但從那以後,我也開始觀察思考。我越觀察越覺得真的可能真的是制度的問題,就是只要你進入這個制度,你就有可能不幸福。就像《夢》大觀園裡姑娘們的悲劇是封建制度帶來的整體性悲劇,無論你有沒有才華,能不能幹,你都逃脫不了。」

宋知南握著酒杯,也開始沉思起來了。

這個社會把婚姻捧到了一個畸形的高度,在大家的認知中,婚姻高於理想,高於自我實現。

大部分人的人不敢去想像,如果不結婚,他們還能做什麼?

他們很多人忘了在婚姻之外,獲取幸福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每一種可能都比婚姻有更大的成就感。

他們對於女人的評價更是簡單粗暴,你嫁得不好,幹得再好也沒用;你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一切都沒有意義。

宋知南自己是個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她不是異性戀也不是同性戀,她是自性戀。她只喜歡自己,無法長久地容忍別人。

可是她並沒有去推銷自己的觀念,也沒有鼓動身邊所有人都跟她一樣終身不婚。這個年代可不像五十年後,單身女人所面臨的社會壓力非常的大,除非是內心特別強大的人,否則根本支撐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