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伙伸長脖子,豎起耳朵,不肯錯過一絲熱鬧,這以後可都是談資啊。
胡記者走在最前頭。
宋知南一看老朋友來了,趕緊讓人端上新菜好生招待。
胡記者客氣地嘗了一口菜,就趕緊進入採訪狀態,其他記者把胡記者和宋知南圍成一個圈,圍觀群眾再把這些記者圍著一個圈,大圈套小圈。
「宋主任,你說得沒錯,我們簡單統計了一下,紅星紡織廠共有285名工人考上大學,其中273名是女工。這種盛況別是說青陽市,就是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罕見。現在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是這些女工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你們紡織廠為此又做了哪些努力?」
宋知南:「這個問題我上次回答過,我覺得主要是女同志適合讀書學習,適合考大學。當然,這與她們自身的努力和廠領導的支持也分不開。」
有個記者插問道:「宋主任,有人反映,您去年春節就開始辦夜校給女工們開小灶是嗎?」
宋知南糾正道:「夜校早就開了,以前叫政治夜校,學習領袖思想和馬列主義的,這個,各單位應該都有吧?四、人、幫粉碎後,不用學習政治了,就換成了文化課。我們的夜校是所有人都可以來學,但有的人對我有偏見不來學,不過後來他們也來了。所以,你不能說我專門給女工開小灶,我是開大灶的,願者來吃。」
有一個女記者硬擠到前排提問:「宋主任,我想請您對這些考上大學的女生說一句話。」
宋知南:「那我就簡單說一句吧,我們新時代的女人要有新的『三從四得』,從政從法從商,得權得利得財得勢。」
現場一片譁然。
女記者雖不完全理解,但還是刷刷記下了這句話。
有個男記者尖銳地提出:「你不覺得得權得利得財得勢這個提法,是一切朝錢權看嗎?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些庸俗勢利?」
宋知南微笑:「庸俗勢利的事就交給我們女同志吧,你們繼續清高,大家覺得怎麼樣?」
宋知南也收穫了30個槓精值。
在場的女工們朗聲大笑:「宋主任說得對,我們願意庸俗勢利。」
她們的宋主任在非公開場合對她們說過:功名利祿如果不好,男人們為什麼拼了命地往上爬?它是全人類的追求,女人當然也可以有這種追求。
一切不能男女通用的美德,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德。
記者們面面相覷。
胡記者率先發聲,「我覺得宋主任說得挺有道理,這就是時代新風啊。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就需要這種新風。」
有些記者不屑於跟胡記者這種人為伍,大家現在都在議論,胡記者是宋知南門下走狗。
女記者接著又說:「宋主任,那您能對那些沒考上的女生說幾句話嗎?」
宋知南:「今年的高考是史上最難,因為積累了十一屆考生,再加上很多大學沒有招生,這就導致考生多學校少專業少,能考上的女生都很優秀,沒考上的也不代表你不優秀。
有志於此的,不要灰心,可以明年再戰,大學不倒年年考;志不在此的,也沒關係,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生有更多選擇,是為了讓自己幸福。我希望所有的女同志都幸福充實。
你們的生命僅此一份,不可複製,我希望你們要珍惜它,不要讓它成為誰的續集,誰的附庸。」
女記者聽著這番話莫名地燃起來了,她飛快地記下這段話,打算回去以後好好潤色加工一下再發表出來。
在場的其他記者聽到這番話,有人蹙眉,有人驚奇 ,更多人是不贊同。
有個男記者不甘示弱,追著要宋知南也給男同胞說一句話,宋知南想了又想,最後只得說道:「我希望男同胞們至死都是完整的好人,希望你們不要違法犯罪,不沾黃賭毒,愛家愛國,少說教多幹活,親自孝順父母。」
男記者:「……」
其餘一幫男記者則是相對苦笑。
宋知南也無所謂,她只說她想說的,別人愛贊同不贊同,她又不是廣場上算卦的,專說別人愛聽的。
有的記者滿載而歸,有的記者憤憤不平,更多的記者帶著一肚子疑問,他們離開了,宴席仍在繼續進行,桌上的飯菜已經吃完了,但絲毫不影響大夥的興致。
「咱們的小宋真有大將風度啊,你看剛才面對記者時,多大氣多從容。」
「就是,小詞一套一套的,一點也不怯場緊張。」
……
這些記者回去後,一個個絞盡腦汁地,尋找各種角度報導紅星紡織廠。
他們還採訪了不少考上大學的女工及其家屬,廠區的很多人家以前是不買報的,現在好嘛,不說人手兩份報紙,也差不多了。《青陽日報》和《青陽晚報》的銷量因此上升不少。
大家見面的問話也變成了:「今天的報紙你看了嗎?」
你要回答看過了,兩人就開始就其中某件事某個觀點開始討論,你說沒看,對方先給你複述一遍,然後再討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