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穿書文藝槓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學生一多,各種社團也多起來,有人要辦校刊,有人成立讀書社,有人成立文學社,還有人成立了辯論社,於藍過去詢問,大家一聽她是77級中文系的,直接說明:「辯論社只接受宋知南的指導,但不能讓她參加,否則別系的人都不敢參加。

於藍回來憤憤不平地說道:「這都是些什麼人,真是輸不起。」

宋知南反過來安慰於藍:「沒事的,我現在也懶得跟他們辯了,我得在報紙上罵人。」

在學校罵,只有那幾十人能聽見,傳播範圍最多也就一個河西大學。在報紙上罵就不一樣了,能傳播到全國,既有大量槓精值還有稿費。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1978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社會風氣又開放了一些,各種禁錮逐步解除,人們的思想也逐步解放。文學復興的步伐也隨之加快。

洪環宇眼看著時機成熟,各項準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便出版了《宋知南文集》一套三本,每本定價1塊五,第一版只出版了3萬冊。原本打算只是試試水,畢竟宋知南以前也沒出過書。

只不過情況遠遠超出了洪環宇的預料,3萬冊很塊脫銷了。出版社連夜加印27萬冊,還是不夠。第三版又印了20萬冊。

而宋知南也拿到了20多萬版稅,在這個時代,20多萬是一筆大錢。

書出版後,宋知南的名氣再次上升一個台階。各種雜誌的約稿信紛至沓來,宋知南有些應接不暇了。

催稿最狠的還是李群英,懷著孕也不耽誤她經常催宋知南。

宋知南勸她好好休息,李群英振振有詞:「看稿而已,又不累,不用休息。再說了,我這是在胎教,我現在多看點書,寶寶也能吸收點,說不定生下來就能出口成章。」

1979年1月10號,李群英在協和醫院生下了女兒成章,對,孩子名字就叫成章,小名要文。

宋知南給李群英母女發去賀電。

李群英讓鐘山替她回電:「為了慶祝成章的出生,你投給我一個長篇吧。」

宋知南無言以對,李群英這個編輯敬業得有點過火了。

宋知南開始準備下一部長篇小說《唐廠長改革記》,為了寫這篇小說,宋知南搜集了很多資料,採訪了很多一線工作者,還得吃透中央當前的政策和預測以後的趨勢。

宋知南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自己的長篇小說時,李群英又來了一封信,這次終於不是催稿的了,是為了她的家事寫的。

她的丈夫鐘山和婆婆想出國,鐘山的哥哥鍾城十多年前去了蘇聯留學,後來輾轉到了美帝。

鐘山在大運動中被關押和勞改也跟他哥哥有很大關係。現在政策寬鬆,雙方又取得了聯繫。母子二人都想去美帝跟親人團聚。他們也想帶著李群英和孩子一起去。

李群英不太想去,她在信里寫道:「雖然咱們國家還比不上美帝,可是我能感覺到她在一點點變好。這裡有我熱愛的事業,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不想背井離鄉,不想人到中年再從頭開始打拼。最關鍵的是,這不是我想走的路。我和鐘山發生了自結婚以來最嚴重的分歧。知南,如果我因此而離婚,你會支持我嗎?」

宋知南思索片刻,便回道:「我支持你的決定。你說得對,咱們國家確實在一點點變好,去美帝物質生活會好很多,但是你別忘了,我們到別人的國家就是二等公民,我們進入不了他們的核心圈層,成不了中流砥柱。如果你要離婚,我希望你不要清高,要多給你和孩子爭取利益,房子、錢儘量多要。」

宋知南迅速回了信,她發現周圍不知道什麼時候興起了出國熱,有點條件的都在討論出國,仿佛不出國就不成功似的。

就連寢室的人也在討論這個問題:「老四,我覺得咱們宿舍就你最有可能出國,你想出國嗎?」

宋知南的反應很平淡:「以後有機會去講學和旅遊,暫時沒有留學的打算。」

於藍說道:「我聽說國外特別發達,生活條件特別好,就像天堂一樣。」

宋知南篤定地說:「這世上從來沒有天堂,人間就是人間,但凡想在人間建造天堂的最後都變成了地獄。」

大家一齊豎起拇指:「老四就是有智慧,這話聽上去賊有哲理。」

宋知南給李群英回信之後,一直等著她的消息。

沒想到李群英她媽倒先打電話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