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成反派大佬的女兒後我躺贏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連棋局,都是「黃雀」所設。

結果三皇子被貶為庶人,終身幽禁。

太子被賜鴆酒,一座廢棄官邸的地牢里多了一個又瞎又癱的年輕男子和一個不停喊著「要穿越回去」的瘋女人。

皇后自縊謝罪。

貴妃被打入冷宮。

所有參與造反的人皆抄家滅族。

等這場「斬首計劃」落下帷幕時,已然到了繁花落盡的四月。

一場大雪沸沸揚揚,下了三天三夜。

才經歷了大換血,連空氣中都能嗅到血腥味的京城,一夜之間,落了個白茫茫真乾淨。

謝衍便是在這時候踏入朝堂的。

他一登場,便大刀闊斧的開始了改革之路。

首先便是農業。

從錦晏的大棚技術,促進農作物生長的糞肥合成到她和墨家傳人設計改良的農具等,無一例外,均按照各地地理氣候的不同做了最合適的推廣。

顧錦和早就不想在翰林院幹了,謝衍開始改革後,他便立即向建平帝申請外放,去的正是幽州。

同他一樣的還有沈域。

太子造反失敗後,與東宮牽扯頗深的承恩公府本也難逃一死,但沈域救駕有功,以功抵過,才勉強救下了承恩公府一家子。

他申請戍邊,帶著母親宋氏和許配給了他手下大將許晉的妹妹沈婉去了幽州。

之後謝衍又先後在軍隊,商業,科考和工業各方面展開改革。

針對不同的軍種開展不同的訓練計劃,又精益求精,從各處挑選最優秀的將士,組成了一支能以一敵百所向披靡的黑甲軍。

黑甲軍所配備的頭盔面具盔甲戰靴鐵弓玄箭,所有精良的裝備,皆出自錦晏之手。

而科舉改革會觸發的導火線也是錦晏。

某日她約了幾個好友去酒樓時,正逢新科舉子在酒樓大放厥詞,批判顧雍顧大丞相的奸倰之舉。

錦晏自然不能坐視別人污衊爹爹。

她引經據典,以理服人,辯的全場文采斐然的舉子啞口無言,目瞪口呆。

尤其錦晏說的一句「尸位素餐,德不配位者,若還有幾分良知便該以死謝罪,如今竟一個個都苟活於世,實在是浪費大把的資源,倒不如將機會給予真正會為民請命的人」傳播最廣,更是嚇死了幾個心虛之人。

建平帝聽說後,直夸錦晏見解獨到,若錦晏為男子,必然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錦晏說女子一樣可以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之後更是與建平帝打賭,若女子也能像男子一般通過層層考核,便要給天下女子一個科考做官的機會。

建平帝只當錦晏是好勝心強,便答應了下來,可後來錦晏卻扶持出了一個又一個不輸男子的女狀元。

科舉改革開始後,一批又一批的寒門子弟踏入朝堂,又在發現問題的弊端後選擇外放,設身處地地考察民情,因地制宜,為百姓謀福祉。

……

三年後。

謝衍被封為太子。

冊封太子的聖旨和封錦晏為太子妃的旨意同一天下達。

前太子已死,三皇子也被幽禁,其餘幾位皇子皆無心大位,是以太子之位落到蟄伏多年的謝衍身上,簡直沒有一點懸念。

讓眾人意外的是太子妃人選。

兜兜轉轉,錦晏竟又成了太子妃。

一時之間,不少之前還言之鑿鑿謝衍心思深沉扮豬吃虎的人,又說謝衍早就攀上了顧雍和長公主,這才靠著他們的扶持登上了太子之位。

至於謝衍自身的能力和功績,誰也不曾提及。

他們攻擊的另一個對象便是錦晏和顧家。

以前錦晏在農業工業商業軍事科舉各方面改革時做出的貢獻被完全忽略,又開始造謠說錦晏是利用權勢搶了別人的功勞。

而顧雍位高權重,長公主和大長公主在宗室的地位極高,能夠一呼百應,定國公手握重權,顧錦和是士子表率……

太子妃的母族如此強大而恐怖,難保以後不會有外戚之禍!

甚至京中還流傳著一首朗朗上口的調子:

「太子換誰做,顧家說了算。」

「流水的太子,鐵打的太子妃。」

「登基第一步,做顧家女婿。」

曲子一經傳出,顧雍和謝衍同時出手,很快便將背後之人揪了出來。

街頭的曲子瞬間煙消雲散,但質疑的聲音卻從未消失過。

沒人相信建平帝是真的不疑心顧家和大長公主。

沒人相信錦晏和謝衍真的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實事。

沒人相信顧雍真的沒有造反之心。

更沒人相信太子殿下大婚時許諾的那句「此生只愛錦晏一人,有違此誓,不得好死」的誓言。

然而此後過了許多年。

家依然處在京城權力中心的頂層,顧雍依舊穩居丞相之位。

前後兩任皇帝都將朝中多項改革都交到了顧雍父子手中,由他們全力監督新政的施行。

而那被後世稱為宣武帝的謝衍的後宮,從始至終也只有皇后顧錦晏一人。

他所鍾愛忠誠的,唯髮妻錦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