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一心做生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大海喜歡去街上轉悠,他還打算把生意做到京城裡來呢……不過,如今這只是個想法,得看看京城這邊容不容得下外地客商,若是眾人聯合起來排擠,不讓外地人做生意,他也就不摻和了。

當朝建都已有三百多年,京城的城牆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一些人入城時,還要拿出路引。

路引上有寫明他們祖籍何處,從哪些地方而來,還有來京城的目的。

讀書人要比普通人多得幾分尊重,得知一行人中好幾個年輕舉人,守門的官兵言語間都客氣了些。

都說京城貴人多,也正因為貴人多,那些貴人並不會無腦的在路上隨便得罪人,大家互相之間都很客氣友善。

京城很大,分東南西北四城,東城有皇宮,還有那些皇子公主與各勛貴的府邸。西城富裕,有銀子的人都住那邊,南城接納了不少外地的客人,幾條有名的風月街都在南城。北城住著普通百姓……其實也只是相對城裡其他地方的貴人而言較普通而已。

城門外綿延幾十里地的官道旁邊都住了人,據說還有一些路通往附近的小鎮。那些才是京城的底層百姓所居。

城內很是繁華,哪怕閉著眼睛胡亂穿梭,都是熱鬧的商鋪和街道。

沈大海做生意多年,剛好也認識京這邊的客商。還沒有到京城時,他就已經書信一封,讓人幫忙打聽一下宅子。

「我得去投奔故友。」沈大海進城後不久,馬車就停了下來,他對著蔣三公子辭行。

他離開時會帶上胡歡喜夫妻二人,至於吳明知……大家互相之間鬧得不愉快,吳夫人那麼傲氣,看不起沈家,沈大海也懶得討好於她。

說句不好聽的,與其討好吳家,他還不如去討好顧勝呢。

顧勝好歹是一方主官,吳家完全不能比。且兩家也更親近。

自從定親後,顧勝雖然沒有在沈大海面前表明自己親家的身份,但對沈大海要比之前和善。

蔣三公子來之前,家中也並非沒有安排,雖說京城沒有故交,也找人打聽了一下,他打算去南城租宅子。而且方才他已經從京城當地人口中得知南城有一條街專門租給讀書人,他打算去那邊問一問。

「我要去南城。」

兩人互相寒暄幾句,就各自分開了。

離開前,沒有問吳明知母子,也沒有問謝承志。

至於高英,人家是被掌柜的安排著提前下了船,等到眾人下船,早已不見高英身影,不過,他在船靠岸前有對著裴清策二人辭行,還邀請他們去家中做客。

本來還挺壯觀的車隊在沈家人離去之後,瞬間就只剩下了兩架青蓬馬車。

吳夫人臉色不太好:「你哥這就不管我們了?」

吳明知一臉無奈:「總不可能沒苦硬吃吧?有長輩依靠,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傻子都知道跟著……」

只能說堂兄運氣好,找到了一個娘家得力的妻子。再說了,長輩和長輩是不一樣的,母親雖然是堂兄的嬸嬸,可她最近性子愈發古怪,沒有人願意找這種長輩來壓在自己頭上。

他是親兒子,若不是親的,他都想丟下母親離開。

最後,剩下謝承志和他們同行。

何萍兒嫁妝不多了,買不起京城的宅子,夫妻倆打算去租。他們不打算吃苦受罪,既然是租,那就租好一點的。

剛好吳家母子也是這麼想。

於是,兩家一起同行。

即便天子腳下,坑蒙拐騙之事也避免不了,但到底會收斂許多。兩家人被坑了十多兩銀子,才算是安定了下來。

二人想著守望相助,選了相鄰的院落,出門採買時,聽說最近來京城的讀書人不少,手頭寬裕一點的,都選擇住在他們後面的那條街。

後面那條街要寬敞許多,全都是獨門小院,而吳明知他們倆這院子其實是一個大宅子隔出來的各種小院,規整一些的,價錢很高,稍微便宜點就都有缺點。要麼廚房太小,要麼沒有水井,要麼茅房的位置偏遠還要與人合用。

而他們後面的那條街,光名字就很好聽,叫狀元街。

此處離參加會試的貢院不遠,而且這邊房價無論是租還是買,都要比別處稍微高點。非要留在此處的,都是來參加科舉的讀書人。

狀元街上無論白天黑夜,巡邏的官兵都要比其他街道多些。等到會試開考,還有專門的馬車接他們去貢院,同行還有官兵護送……最重要的是,他們因為上馬車時核實過身份,進貢院時不用與其他人一起擠著搜查,而是有專門的一條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