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嫁給侯府嫡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徐壽想,估摸著說的委婉他不一定能聽懂,但此事無論如何都不能叫他胡鬧,於是腦中一轉,便道:「王妃留的人數不少,學生猜測王妃計劃採購糧食數量不少。只是糧草之事有些敏感,擔心會給王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或者是……」他心思電轉間不知怎地突然想起了另一種可能,心中微沉,一邊仔細打量這王妃的神色,一邊低聲道:「糧草是王爺要採購的?」

「王爺僅帶了十人隨行,哪裡有時間關注後勤之事。」夏樞皺眉道:「本宮既掌管王府內務,自然要幫王爺把後勤之事辦好,讓他無後顧之憂。」

他知道這些人雖然受了恩,但褚源眼盲,他們根本不可能對褚源生出追隨支持之心。在晉縣、安縣以及定南郡,他們會奉褚源為主,支持褚源的政令,因為這些地方是皇帝封給他們夫妻倆的。但其他僭越越矩的事,比如籌備抗擊異族的糧草或者別的,沒有永康帝下旨,他們卻是不會支持的,說不得還會生出疑心,懷疑他們夫妻倆抱著什麼心思。

果不其然,他話音一落,徐壽便微微地鬆了一口氣。

夏樞看的心中一嘆,但無力中也更心疼褚源。

只希望紅棉能儘快購買到煉製隨心解藥的藥材,宋大夫能早些制出解藥來。

握了握拳頭,他不著痕跡地深吸了口氣,微斂了情緒,繼續沉著臉道:「定南郡最早全郡恢復農時也得明年夏收了。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若是不順利,後年夏收能不能全恢復都是個問題。定南郡面積雖不算大,但郡中人口多,足有四五十萬,所以咱們這邊需要大量採購糧草,補上郡中糧草的缺口,以幫他們度過此段時日。」

徐壽本來覺得他出身一般,心思應該沒那麼深,都信了他的話,但聽他細說後,卻覺得有些不對:「若是定南郡按照晉縣和安縣的模式來,一兩季足以補足糧食缺口。」

「你也知道是按晉縣和安縣的模式才能快速恢復。」夏樞沒再一臉嚴肅,而是嘆了口氣,無奈道:「定南郡雖是王爺封地,但和朝堂牽涉過多。你覺得王爺若是收了那些地主豪紳的田,他們能不鬧起來?」

徐壽登時一愣。

晉縣這些地主豪紳們鬧不起來是因為他們的勢力只在晉縣內,佃戶們不支持,他們就鬧騰不起來。但定南郡不一樣,整個郡的勢力盤根錯節,若是鬧騰起來,王爺在定南郡地位不穩不說,在朝堂上怕都是要吃掛落。從京中無半分幫助、只下了個聖旨以及王妃採購不到藥材來看,王爺儘管出身高貴,但在朝堂上怕也只是單打獨鬥,並無任何勢力支持。

如此,若想在定南郡推行晉縣和安縣的模式,怕是不可能。那若想全郡恢復,沒個一兩年是不可能的,若是情況更差一些,比如部分地方百姓們實在忍不住,揭竿而起或者是逃進深山成匪,整個郡怕是沒個三五年都是恢復不過來的。

徐壽想明白後,頓時慚愧不已:「是學生想岔了。」

同時不由得想,王爺夫婦如此仁厚愛民,不若以後好好讀書,入了朝堂之後,好為王爺添一些助力。

就是不知自己何年能考上進士,考上進士之後又何時能進入朝堂,成為議政朝臣之一了。

「無事。」夏樞不知道他心中的慨嘆,一副大度模樣,說道:「正如你所說,糧草之事實為敏感,所以本宮才打算把相關事宜託付到你等身上。」

他道:「安縣大旱之後,良田荒蕪,重新開荒後,糧食畝產不過一石多一點,加上人口不足,一季稅收不過一萬五千石,如今禁軍家屬們過來,人口多了些,但一季田租也不過三萬石。晉縣情況好些,畝產兩三石多,一季田租可收到十五萬石。晉縣、安縣兩縣田租一年收入差不多三十六萬石。三十六萬石只夠四五十萬人吃兩個月,考慮到定南郡的人口數以及不定情況,我們至少得儲存兩百萬石糧食。」

徐壽眼睛猛地瞪大,狐狸眼都變成了圓眼:「這麼多?」

但這次他糾結的不是夏樞買這麼多糧的用心,而是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晉縣地主豪紳那裡抄出糧食十八萬石、銀錢三十萬兩……但遠遠不足以購買兩百萬石糧食啊。」

兩百萬石糧食,起碼得一百萬兩白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