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樞不知道這位二王子有多看重圖南,會因圖南之死做些什麼,但只要他在意圖南,圖塔又知道他在意,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好事情。
理清楚思路,夏樞閉上眼睛躺在炕上,靜靜地等著夜晚過去。
然而這一晚不管是京城還是異族王都,註定不會平靜。
夏樞沒料到竟然會有人夜闖院子意圖搶走他,而遠在京城的褚源也在暫居的府邸門口見到了意外之人。
第247章
年底的京城原該空氣中都散發著熱鬧、溫馨的氣息, 然而此時的京城處處蕭殺,空氣里瀰漫著化不開的寒冷之意。
褚源自十月底入京就被永康帝軟禁在暫時劃撥的府邸里,說是要他以大局為重, 和談之後會給他一個清白。然而尚未來得及和談, 十一月初汝南候與大皇子便被人刺殺,無聲無息地死在了宮外的大皇子府中。
此事太過突然,引得朝野大嘩, 人心震盪。
有懷疑兇手是褚源的,畢竟他和汝南候、大皇子有過節, 但由於他剛到京城就被軟禁, 處處受限,想動手也難,因此更多的人懷疑是二皇子動的手。畢竟和談一旦成功, 大皇子靠著和談之事坐擁潑天之功, 二皇子就算拍馬也不可能在皇位爭奪戰中打贏大皇子。但現在大皇子卻在大好前景之下突然死了。
死的讓所有人猝不及防。
二皇子的競爭者一下子沒了, 永康帝百年之後,皇位板上釘釘就是他的。
作為大皇子之死的既得利益者, 二皇子幾乎成了所有人都懷疑的殺人兇手。甚至永康帝都懷疑是不是這個不肖子弒兄謀權,暗害了汝南候和大皇子。但永康帝只剩這一個兒子,為免查出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叫二皇子無資格繼任,皇位旁落宗室支脈,另外加上二皇子出面安撫了暴怒不已的異族大王子, 讓和談沒受大皇子之死影響繼續進行下去, 永康帝就熄下了徹查大皇子之死的心思。
而朝堂上除了太傅、大理寺卿兩人堅決要求徹查大皇子和汝南候死亡真相外,其他朝臣卻並不願得罪未來皇帝。沉默的沉默,反駁的反駁, 連先前的大皇子一派官員都默不吭聲,打算隨著永康帝的心意,把一朝皇子之死的重大案件糊弄過去。
最終,經過一番鬥爭斡旋後,永康帝把徹查大皇子、汝南候之死的事情交給了二皇子,同時為安撫沈太傅,解除褚源的軟禁,命他暫留京中協助鴻臚寺準備送給異族人的和談之禮,待得大理寺審理完定南郡告御狀的那伙人還他清白之後,再對他另行安排。
所以,因著大皇子之死,褚源不過被軟禁了五天就被釋放了。他沒有領官職,上不得朝堂,但依舊得天天到鴻臚寺應卯。
而與此同時,二皇子也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為兄長伸冤行動,不僅拿著永康帝手諭號令懷化將軍元州率領禁軍封禁京城九門,嚴禁出入,還極其囂張地捉了先前隸屬於大皇子一系的朝臣。名義上是怕有漏網之魚,要謹慎詢問相關人員大皇子的仇敵有哪些,以防仇敵們跑了,讓兇手逍遙法外,實際上卻是在細查大皇子的舊帳,要把大皇子一系的官員全部控制起來,然後徹底從朝堂上清除出去。
為此,朝野上下皆是烏煙瘴氣、人心惶惶。
太傅不滿二皇子行事,當朝批評他對待兄長心狠手辣、看待百姓猶如草芥,甚至大罵朝臣現在沉默就是助紂為虐。然而朝臣們不想得罪未來皇帝,全都訕訕地選擇了繼續沉默。
永康帝倒是對二皇子的囂張跋扈生出了些不滿。他對二皇子的意圖心知肚明,當初他害死宣和太子上位時,也是借著調查宣和太子之死的時機清除了宣和太子在朝堂上的勢力。不過想著兒子雖然做事高調,惹人厭煩,但頭腦清醒、果斷狠辣,連所作所為都與他當年像了十成十,心中到底還是有些得意的。因此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縱容。
這樣的情況下,李茂一封皇城就封了近一個月。待朝堂上大皇子一系的官員全部抓進了牢里,等著下一步審問定下罪名,京城才解除了封禁,從戒嚴中恢復過來。
而這個時候,在城外急的口舌生瘡、等了一個月的人們才得以進入京城。
「景尚儀帶著人去救王妃,至今沒有消息傳過來,想來營救很大可能沒有成功,王妃這個時候怕是已經被抓到王都去了。」王校尉一向穩重,此時卻滿面著急:「王爺快想想辦法吧。」
自王妃被抓,他怕其他人辦事不牢靠,就快馬加鞭親自趕來京城報信。誰知道正排著隊還沒進城門呢,城門就關閉了。
然後一關就是一個月。
期間他想過無數辦法。最開始是叫守城禁軍中曾經的同僚遞話給提拔他的恩人、守城禁軍的將領——元州。王校尉知道王妃被異族人抓走之事牽涉重大,一個搞不好還會影響兩國和談,因此他不敢和人說王妃被異族人抓了,只讓傳話的人告訴元州,說有關王妃的急事要與王爺聯繫,希望元州能通融一下,讓他進京給王爺傳個話。
王校尉以為元州對王妃一往情深,他們又共事許久有些交情,元州應該會同意放他進城為王妃傳話。當然,就算不同意他進京,也會找個可信的人幫他代為傳話。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元州根本沒搭理他,直接嚴厲處罰了為他傳話的舊同僚,還明令守城禁軍若有誰幫忙與京城中人傳私話者,軍法處置。
守城的禁軍們瞬間噤若寒蟬,而王校尉的心也一下子涼到了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