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嫁給侯府嫡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異族大汗及三個王子已被小樞、阿娘、岳父、景璟他們全數除去,異族人內部現在估計已為爭奪汗位打了起來。未解決內亂、確定新的大汗之前,異族軍隊糧草兵馬補給線斷裂,無法發動全面的攻南之戰。但現在他們依舊停留在邊境處,沒有回程的打算,估計是想借著馮拓等人南下叛亂,大肆屠殺劫掠一番。而馮拓等人野心昭彰,叛心已起,必須儘快奪取他手中兵權,將這一場災難撲滅在爆發前。」

夏娘點了點頭,沒有廢話,直接問道:「關於異族人,你是什麼想法?」

正常來說,現在皇位上坐著的人是李倓,如何處理與異族人的關係,輪不到褚源表達想法。夏娘這話問的突兀,而且屋中人眾多,其實並不適合褚源表達。

但夏娘問的直接,褚源仿若沒注意到不妥,只略微沉思了一下,便當著幾人的面道:「異族人之前動不動劫掠北地,看著是小打小鬧,實際上是狼子野心,覬覦李朝之心從未死過,如果不能將他們徹底打服,北地會永無寧日。此次異族人來勢洶洶,但王室全滅,各部落內鬥爭位,前線軍隊失了補給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只要能成功摧毀馮拓與異族人的合作,奪取馮拓等人手中的兵權,再施以攻心之計,未必不能借士氣將異族人趕出貢山以南,奪回原本屬於李朝的大片土地。」

「不過……」褚源輕嘆一口氣,不免有些遺憾:「目前也只能打到以貢山為界了。」

「一是異族王室雖然全滅,但各部落勢力依舊不容小覷,若是李朝要繼續打,說不得會逼得他們停止內鬥,聯合起來對付李朝。李朝原可以坐山觀虎鬥,等著他們自己削弱實力後再出手,繼續打的辦法屬於是得不償失;二是李朝這邊也撐不起和異族人的大戰,國庫空虛、兵疲馬乏,全無士氣,而異族人失了補給線還依舊有氣吞山河之勢,兩邊真打起持久戰,北地軍占不到多少便宜。」

夏娘沒有評價,點了點頭後繼續問道:「你可有奪取兵權之法?」

這個問題太過緊要,褚源頓了一下。

不過略微垂眼思考了一下後,他還是說了出來:「原計劃眼睛復明之後,借著褚家的名頭與普通兵士多相處,多施恩,爭取人心,同時也會從外地運幾批銀錢過來,用於謀劃及收買人心。只是……」褚源不免想苦笑,但想著這麼多人的性命都在肩上,無論如何都要撐起來,安大家的心,就斂了斂表情,儘量不帶情緒地說道:「現在計劃提前,來不及多施恩,那批銀錢還在路上,估計是來不及了。」

原本他是安排了三撥人運送錢糧物資。一撥是顧達等人,在京城籌措資金後,從西南部的大糧倉購買糧草送往北地;一撥是高溪等人,從定南郡運送一批銀錢往北,在安縣留下部分後,把剩下的銀錢以及夏樞當時籌措的糧草一併運送過來;最後一撥是高晨,褚源安排他去劫逃離京城的李倓等人的道,從這些尸位素餐的皇帝、高官身上搜刮銀錢,補給軍中糧草,同時解決手中銀錢匱乏問題,助他在北地軍中收買人心。

當然,這最後一撥,就需要高晨與元州混熟,由掌管禁軍的元州幫忙打配合了。褚源對元州這人了解的的透徹,平時看著事不關己,但北地一旦陷入戰事,出現戰事不利、糧草不足等諸多問題,李倓又不負責任地帶著親信高官攜大量財寶逃跑,元州絕對會性子大變,屆時找他合作辦事不會很難。

只是,馮拓等人突然與異族人合作,他奪取兵權的計劃不得不提前。顧達、高溪等人運送糧草銀錢,按計劃至少得兩個月之後才能到達這裡。而高晨那邊,李倓倒是提前離京了,但元州卻出現在這裡……

褚源只能一邊感慨時運不濟,一邊從其他方面想辦法:「之前我人盲眼瞎,馮拓等人對我戒備之心幾無。我可從這裡下手,看能不能出其不意地將他們制住,藉以控制局勢。之後全軍通報他們與異族人勾結,斷其臂膀擁躉,然後打響褚家的名號……」

當然,褚源也知道趁機制住一個馮拓,有一定可能會成功,但汝南候不止馮拓一個兒子,他還有好幾個兒子,分散在各處帶兵,他不可能全部制住。

汝南候的兒子們在軍中的影響力都比他大的多,所以所以先發制人的成功概率其實很小。

而若是未能成功,就得行下下策,祭出最後一步險棋——夏樞的批命,與馮拓等人爭上一爭了。

但這麼一做,就明晃晃把自己和褚家人放到了謀反的位置上。

或許能靠著夏樞聚攏一些投機者支持他,但他們再無退路,淮陽候一家也會死無葬身之地。而且他們並不是除掉馮拓等人就安全了,還有異族人虎視眈眈,等著沖入李朝大地,大肆劫掠燒殺一番……

他需要的是普通兵士的人心!

除了投機者,最現實的是,人心是需要現成的利益收買的。馮家在北地軍里樹大根深,他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施恩,二沒有足夠的金錢收買人心……幾無成功的可能!

當然,褚源也明白,無論如何困難,如何危險,他都要去嘗試,要去奪取兵權!

褚源心中沉重,夏娘卻是突然笑了一聲:「你小子運勢真不錯!」

其實屋內眾人都聽出來了,褚源現在是光腳的,啥都沒有,只能憑運氣藉機行事,走一步算一步,看哪裡瞎貓能碰上死耗子,心裡不免都為未來擔憂。此時猛地聽到夏娘笑聲,有些莫名,不由得面面相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