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瓷娘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熱氣騰騰的饅頭被白氏小心翼翼的掰開,餵到葉青釉的嘴邊,葉青釉這才反應過來葉守錢帶回來的,可不是什麼饅頭,而是兩個大大皮厚餡也多的包子。

宋朝的麵食,其實都不叫後世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而是以烹飪方式命名。

烤出來的叫做『烤餅』,用湯煮出來的叫做『湯餅』。

包子,饅頭等物由於是隔著熱水由屜籠蒸煮而出,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叫『蒸餅』。

而『蒸餅』這個名稱,由於要避諱宋仁宗趙禎,也就是本朝先皇的名諱,才將『蒸餅』的蒸,改為炊,得了一個『炊餅』的名字。

對,沒錯,就是武大郎的那個炊餅。

所以,炊餅其實並非只有饅頭,也有包各種餡料,分皮薄皮厚,主體也分究竟是全用脫殼精細小麥磨粉做成的白面,或者是不脫麩皮便一起磨粉的黃面,還有乾脆就是全用麩皮做成的黑面。

葉青釉面前這個炊餅,就是普通人家只在逢年過節才能吃到嘴中的白面炊餅,更別提炊餅中,葉青釉還聞見了噴香的肉香。

直至這時,葉青釉終於才體會到史書上寫的『宋時的其實已經很發達』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這噴香,惹人口水欲滴的大包子裡,餡料赫然是有用油鹽煎肉,再將煎好的肉包入麵食之中上鍋蒸煮的習慣,這已經非常偏向現代的吃法。

而在前朝,大部分的時間裡,連勛貴都還是保持著食用燉煮菜,夾生菜等吃食習慣。

時至今日,如今的勛貴之家,則是開始追求更極致的舌尖享受,開始品味上了香料炙烤羊肉之類的美味。

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肉類來源就是豬,以及偶爾打到的野味。

沒錯,如今豬的飼養也是前所未有的普及,雖然還有些小貴,但也能擔保普通人家一年都能吃上兩到三回。

可這些『普通人家』裡面,可不包括原先的葉家,不,或者說,不包括原先葉青釉這一家三口。

葉家這一大家子裡面,葉老爺子作為一家之主,不可能時時刻刻管著家裡人吃什麼有沒有吃,而手掌全家銀錢,負責掌握一家子每頓吃什麼的黃氏......尤為不喜歡大房一家三口。

葉青釉粗略的掃了一遍記憶,發現莫說是噴香的大包子,她這具身體活到十二歲,連黃面饅頭都沒吃過幾次。

當然,也不是只有她吃不上,而是白氏,甚至是葉守錢,全部都吃不上。

這戶人家,這可真是奇了。

葉青釉心中如此思索著,腦子云游天外,可身體卻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

白氏原本通紅的眼眶頓時破涕為笑,將肉饅頭往葉青釉的嘴邊更遞了遞:

「青兒快吃,你阿爹是在說,『你受的傷還沒好,現在正是要吃些東西補補的時候,你把這兩個包子都吃了,那就能更快的好起來,等你好起來,咱們一家三口就有了盼頭』。」

葉青釉實在沒有聽出來葉守錢原先磕磕絆絆說的四個字居然是這意思,也不明白白氏為什麼能將葉守錢的話翻譯成這麼長......

但她確實是餓了。

葉青釉猶豫一下,還是伸手接過了半個包子,輕聲道:

「阿娘...阿爹,也吃。」

葉守錢站在床前沉默不語,許久,才伸出那雙滿是繭子的粗手抹了一把臉,白氏的眼睛也紅腫的厲害,但她還是強笑著說道:

「你阿爹帶回來給你吃的,等你吃完,有了力氣,快些好起來,那比咱們吃什麼都好。」

葉守錢在一旁連連點頭:

「對,是這樣,以後也有。」

白氏適時給丈夫當了傳話筒:

「你阿爹說,他以後去做工,以後只要賺了錢,就都給你帶好吃的。」

葉青釉輕輕咬下一口肉包子,可還沒感受到香氣在口腔中炸裂開來,聽見白氏的話,便瞬間回憶起剛剛白氏在她暗示下頗有猶豫的樣子。

葉青釉心裡一橫,將手上的包子重新塞回了油紙包里。

白氏和葉守錢頓時一愣,還沒等他們二人手足無措的哄,就聽自家寶貝閨女狠聲道:

「吃什麼?都別吃!」

「說什麼以後都給我帶炊餅......都是哄人的話!」

「現在用兩個炊餅把我哄好,以後再聽別人的話把我賣了怎麼辦?」

「今天趕巧能帶兩個炊餅回來,還是趁著別人不知道,放在懷裡帶回來的,如果阿奶他們下次發現了怎麼辦?如果哭著喊著要阿爹阿娘把炊餅孝敬他們怎麼辦?」

「阿爹是給阿奶,還是給我?」

「不如現在就不給我吃,以後少的讓我受委屈,最好是我們都別吃,所有的好東西,都像從前一樣,通通送到主屋裡去!」

葉青釉咬著牙,任由淚水划過臉頰:

「你們把所有東西孝敬給爺奶,然後再讓阿奶像以前一樣,把東西都送給二房三房的人,我們都別吃,都看著其他人吃,我們繼續啃麥麩,一家三口統統餓死算了!」

這話可不能說是不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