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瓷娘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葉青釉眼前一黑,滿腦子都是——

娘希匹,光是想到可能有限低,但沒有想到這麼低!

早知道原本報五百文!

虧了!

錢都還沒賺到,分個家便每年硬虧五百文!

葉青釉心中罵完,還沒來得及不甘心,便聽被稱作『金老哥』的山羊鬍子繼續說道:

「不過話說又回來,哪能只給官府規定的數額呢?況且你們家也不是龍泉最窮苦的家,要是真的官府說多少才給多少,傳出去也沒法子做人。」

「唉,也只有我家那不成器的.......」

第46章 稱量親情的價值

老金頭的碎碎念中,葉青釉的腦子也逐漸開始清明起來——

對方最後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

畢竟不用腦子也知道,如今需要用到這條律法的都是什麼人?

不肖子孫。

也只有不肖子孫,才會不肯出敬老錢,從而用上這條帶著強制意味的律法。

換而言之,上面標註的金錢,本來就是十分『極限』的臨界點。

少了,老人家失去最基本勞作能力之後,沒法靠著這筆錢過活。

多了,子孫們可能也不會出。

所以,才有這個數額的規定。

若是真的按照官府規定,給最低的五百文,不僅傳出去會讓葉守錢夫婦沒有辦法做人,便是如今談分家事宜,應該也不會有那麼簡單順利。

葉青釉心中稍稍舒展了一些,老金頭又碎碎念了幾句不成器的兒孫,便重新將話題引回了分家上:

「那現在就開始寫?」

「你們想要寫斷證,還是期證?」

又是沒有聽過的東西!

葉青釉在眾人身後探頭探腦,深怕錯過了什麼東西,又吃到什麼奇怪的虧。

所幸,這回還真的沒有什麼虧要吃。

葉青釉不知道『斷證』和『期證』,葉家的其他人也沒有經歷過分家,自然也是不知道。

見到葉家人面面相覷,顯然口舌功夫較多的老金頭便解釋道:

「畢竟口說無憑,分家這種大事情,自然是要有憑證。憑證有兩種,斷證和期證,都是分家時所作。」

「斷證就是一次性湊齊定好商量好的錢數,過公文明堂,直接兩清,往後便沒有什麼敬老錢的事兒煩憂,這種通常是兒孫在外經商,幾年也不見回來一次的人立的......」

「而期證就是敬老錢一年一交,通常是年初歲末,憑信也拆作四份,父子各一份,村正一份,官府一份,若是不交,到時候是罰是打,也有由頭。」

「.......葉老哥,你們這是,還沒商量好這個?」

老金頭顯然有些吃驚,猶豫了一下,站起身說道:

「要我們先出去,你們家商量一下不?」

有老金頭牽頭,其他老者也紛紛站起身,顯然覺得『商量』的事兒很有必要。

葉青釉慣會看人臉色,沉思數秒之間,霎時便明白為什麼這些人會覺得這件事很有必要,甚至她也覺得很有必要——

說到底,這就是買斷制和分期制的區別。

和尋常買斷制不同,這種分家給敬老錢的事兒,其實有很重要的一點。

這一點不是什麼時候給敬老錢,也不是能否一次性掏出那麼一大筆的錢.......

最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老人家能夠活到什麼時候。

活一年,活十年,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從一開始,給多少的敬老錢,都是由『壽命』這個大前提說了算。

若是按照一年一交的期證來算,那自然沒有什麼好說的,老人家能活多久,自然就能夠領多久的敬老錢。

等老人家一死,兒孫再收拾收拾老人家的被褥床蓋,找找有沒有『漏網之魚』,找到了便拿那錢置辦棺材喪葬,沒有尋到的話便自認倒霉,一邊直呼晦氣,一邊掏錢下葬.......

這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正常到說出來可能有些人甚至會覺得刺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