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瓷娘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家子到家,白氏便連忙下廚,由於一家子確實一日沒吃,做的於是也格外簡單,只在做了個炒蛋花與葷油炒筍,可就是這麼簡單的飯菜,確是白氏與葉青釉難得的飽餐。

蛋花金黃橙燦,香軟可口,山筍清脆爽口,入口回甘。

連飯,也可以吃上滿滿一大碗,而不被人罵成『討債鬼』『嘴饞豬』。

而這一切,只因為他們終於將家分了。

白氏吃著吃著,落了好幾回眼淚,葉守錢似乎也知道妻女的變化來自己於哪裡,悶聲不響吃完飯,便開始發狠力開始搗鼓研缽和釉料,開始調釉準備明日去窯口制瓷。

白氏洗好碗筷,便點了最後一點兒燈油,坐在丈夫閨女不遠處開始製衣。

並不明亮的燈影繞在他們倆的肩背上,逐漸重合,伴隨這油燈里隱隱的滋滋聲,使人分外覺得安寧。

葉青釉收了目光,開始從筐里掏泥——

如她原先的判斷,這泥沒有加糅合劑,出產量肯定是有問題,不過有多大的問題,還是得先燒一爐才知道。

屆時再和周家人磨合改良,若是真的能研究出來,並且教會周家人,周家老爺子那被葉守錢提到八十文一筐的泥,估計還有得漲。

葉青釉心中如此想,手上卻不停,將已經重新揉活的瓷泥盤圓,揪出大小不一的兩小塊,分別捏成圓形和水滴形,水滴形瓷泥的尾部稍微上翹,分別做成小鳥的頭部和身體。

再取出刮刀工具,將頭部和身體中間挖空,留出排氣孔,以防燒制時破裂。

又循著記憶里鴛鴦水盂的模樣,拿起原先盤好的圓形泥,添加頭部細節,接著仔細用刻刀刀背輕軋泥片,直至取出兩片最滿意的翅膀。

最後的最後,再將這些東西全部組合到一起——

鴛鴦水盂,完工!

第69章 稀奇古怪的小瓷件們

雖未上釉燒瓷,可這活靈活現,圓墩墩的可愛小鴛鴦,已經和葉青釉仿製的原品,有約摸七八分相似。

這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了,需得知道,上釉與否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鴛鴦形的水盂,能在昏暗的燈光下呈現一種恍若振翅欲飛的效果,已經大大出乎了葉青釉的預料。

原先以為這具身體還小,不夠力氣調釉,不夠力氣做大型器具,如今一瞧,也算是誤打誤撞,也許小物件兒才更是她的舒適區!

葉青釉想了片刻,又故技重施,取泥活化捏了幾個摩羯魚燈,狗/貓圈筆洗,三足角硯,蛙形水盂,三足蟾蜍硯滴等物件兒。

這些都不是入大流的瓷器,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喜愛者的受眾面也十分狹窄,若是老一輩的匠人們瞧見,沒準還要嗤笑一聲,說葉青釉不學無術。

只是原先葉青釉就料想過這種情況,一個蘿蔔一個坑,要符合市場審美,卻沒有必要完全磨滅掉特例獨行的部分,不然則就泯然眾人。

而葉青釉之所以選擇這幾種樣式下手,也是有她的原因——

首先,摩羯魚為佛教中的一種神魚,龍首魚身,其地位類似中國的河神,此魚作燈,含光外露,必定有一些人信此物能驅趕邪祟。

貓狗的筆洗,三足角硯,就勝在造型別致,葉青釉腦海中的記憶告訴他,此時愛狗愛貓的人士很多,養貓養狗甚至還會走專門的流程,寫下一封『聘書』,選擇好時間,再將貓狗帶回家飼養。

此時贊狗詠貓留下的詩句也是歷朝歷代最多,指不定就有人愛個新奇。

至於蛙形水盂,以及三足蟾蜍硯滴,那便是討一個好彩頭。

所謂的蛙,與蟾蜍,其實代表的都是同一種動物,同一種寓意,『蟾宮折桂』。

水盂,硯滴,這都是讀書人所需要的文房器具,試問一下,此時有一個模樣新奇,又有好寓意的小瓷件兒出現在他們面前,買下的概率絕對會比普通的水盂與硯滴大。

這就是葉青釉的競爭力。

現階段人太小,長期營養不良帶來的傷害很致命,蹲一會再站起就會頭暈,更別提持刀跳刀的腕力也不足,葉青釉本就沒有打算一開始便燒制出一件足以傳世的八大形器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所以一切,還得慢慢來,慢慢來.......

活靈活現,又有些丑萌的小物件不多時便擺放滿了葉青釉身邊,葉青釉憋著一股氣,站起身揉了揉在昏暗油燈下早已發乾的眼睛,開始環顧四周。

葉守錢還在勻釉,白氏已經裁了一件夏衣出來,正在縫著細密的針腳。

葉青釉放鬆了一會兒眼睛,走到放零散東西的櫃前,輕手輕腳的摸了幾滴葷油出來,揉在掌心的瓷泥之中。

柜子就在牆角的葉守錢身旁,葉守錢原本在勻釉,累的滿頭大汗,瞧見閨女取油,頓時想起下午十分閨女的話來,一邊晃動罈子里的釉體,一邊問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