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瓷娘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葉青釉見完好畫,一時間有些技癢難耐,心思已經有些不在房契地契上,立馬就準備出門去找些泥來制瓷——

好畫配好瓷。

這樣特別的畫,若轉到影青瓷上.......

她都不敢想越大公子會出多少銀錢!

第190章 葉珍金的馬腳

若是從前有人問葉青釉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

葉青釉指定會回答一些「富甲天下,青史留名』之類的屁話。

但若是現在有人問起。

葉青釉指定會回,家裡人平安順遂,爐窯中柴火作響,沒有大災劫,就已經很舒服。

而她如今,也是恰巧在這個階段。

只不過三四日的光景,吳家父子找來的匠人們幾乎已經將鋪面門臉的大致輪廓給修整了出來。

鋪面的門臉現在已經到了上大梁的時候,想必再用不了小半月,鋪面就能全部建好,修整修整後迎賓。

爐窯的事情,倒也還有一些爭議。

上次的饅頭窯物堪稱物美價廉,可主人家實在昏頭,退租之後,葉青釉便沒能找到特別鍾意的窯。

倒也不是窯本身不行,而是龍泉的窯口選址幾乎都在鎮邊,或者乾脆就是在山腳下,或者周邊幾個村里。

葉青釉看了幾個窯口,仍是覺得來去搬動間都是麻煩事兒,而且還是得派人看著才保險,所以並沒有果斷下手。

三天前,吳家父子聽了葉青釉的顧慮,兩人倒是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吳錫平自覺虧欠葉家,便本能想將事兒往自己的身上攬:

「我們家賣出去的窯口,阿妹看過了嗎?」

「那個窯口雖然不算很大,可勝在熟悉,地段也不算是太遠,我可以住在窯口裡,為你們看窯。」

這話一出,當時葉青釉就知道不行。

先不說這樣自己狠不狠心,光說現在的吳錫平不是單身漢子,家中會有人等著回去吃口熱乎飯菜,這樣壓榨勞工,讓他和家人們聚少離多,就肯定是不對的。

果然,都不用葉青釉開口,吳匠人便斟酌著,將話頭接了過去:

「錫平這孩子不懂事,老頭子倒有一個注意——

現在兩戶人家並作一家,何不自己在家中做個小爐窯呢?」

「往後若是有些貴重些的瓷器要燒,只管放在家中燒制就好,人來人往的,不擔心瓷器失竊的事情,也不必灰頭土臉的住在窯口裡。」

對方說的貴重瓷器,指的自然就是影青瓷。

不單單是當初在燒制的時候,葉青釉一再說明產量低,後面無論是誰來,誰問,誰人要買,葉青釉都說產量不行,鮮少有出貨。

如此一來,時間一長,大伙兒自然就真的默認產量極低,且價格極高。

吳匠人既這麼說,便是在想,既然產量不高,自然可以在家中造一個小饅頭窯,如此既不用到處跑動,小饅頭窯也剛好夠燒制瓷器。

葉青釉順著吳匠人的說法想了想,倒真覺得這法子可以,倒也真讓匠人們在建鋪面門臉的時候,順手在兩家中間的位置,開一個小窯。

三日過去,剛好初步建成。

而吳匠人家原先的窯口,葉青釉也沒什麼猶豫,還是買了下來。

一來家中小饅頭窯燒制的東西還是太少,稍父女二人的瓷器勉勉強強,若是有什麼其他瓷器,沒準還要另一個窯口接濟。

二來吳家父子今後要是在自家堂口裡面立名賣瓷,肯定也還是得用自己用順手的窯子更好。

這事兒就這麼被敲定了下來。

而葉青釉則是在這造窯的三日裡面,試了多種技法製作雪松的影青瓷,幾乎是在窯口搭建好的第一時間,就將三隻寄予厚望的泥胚送了進去。

父母安在,宅子換了,窯口有了,鋪面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辦,一切都是不能更好了。

爐窯中的燃火之聲十分悅耳,葉青釉站著聽了一會兒,只覺得前幾日裡面一堆破事兒帶來的疲憊感一掃而空,心情有十二分的舒暢。

又聽了一會兒,恰逢自家老爹又擔著老扁擔從裡屋里出來,葉青釉順著聲音瞧去,順口問道:

「阿爹要將泥胚送去大窯口燒?」

葉守錢含糊著應了,一步一步的往外走,葉青釉思考幾瞬,暗道不對,燃火聲也不聽了,立馬就跟上了自家老爹的腳步:

「我怎麼記得昨日才送了一批,今早春紅姐還說錫平哥昨晚都沒回家吃飯就睡在窯口裡呢?」

既然已經送了一批泥胚,那還有什麼需要送的?

葉青釉審視的目光之下,葉守錢面上掛不住,有些尷尬的笑了兩聲,支吾道:

「還不是麗姐兒的事,一個爹娘都不在的小娘子到現在還躺在醫館裡面,昏迷不醒........」

「我們想著去送些東西。」

葉青釉挑了挑眉:

「我...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