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成年子女,父母更是想怎麼做都可以。
宋巧娘什麼情況,趙淩並不清楚。
但是就如同竇榮所說,宋家一個地主人家,肯定不至於養不起一個女兒,更何況女兒已經快成年。
哪怕是最「經濟」的做法,也應該是將貌美的女兒養到成年後,許配給高門大戶,做妾室也好,繼室也罷,這樣才能給宋家爭取來最長遠的利益。
只是把女兒賣掉,能夠換多少錢呢?
宋家真的就缺了這點錢嗎?
距離宋巧娘被發賣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也就是二十多年而已,很多人都還在世。
譬如說當初從宋貴夫妻手中買下宋巧娘的人牙子,譬如說宋巧娘母親的娘家哥哥們都還活著。
人證物證都很好找。
事情也很簡單。
宋巧娘母親姓穆,是穆家的么女,也是唯一的女兒,上頭六個哥哥。
按理來說,穆姑娘這樣的娘家,絕對不會被夫家欺負,哪怕穆姑娘早死,留下的女兒也不會被苛待。
但問題是穆姑娘太受爹娘寵愛,嫁出去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嫁妝,讓上面幾個哥哥非常生氣。
等老兩口一去世,就和這個妹妹幾乎斷親,妹妹去世都沒到場,更別說是看顧她留下來的唯一的女兒宋巧娘了。
穆家人第二天被帶到縣衙,述說著陳年舊事,語氣用詞都經過了修飾,卻還是能夠聽到其中的怨氣和委屈,以及對自己出現在縣衙中的惶恐。
隨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一張穆姑娘當年出嫁時候的嫁妝單子。
趙淩從衙役手上接過清單看了看,遞給身邊的竇榮。
竇榮的第一反應是:就這?
再一想,這些嫁妝來自於這麼一個小地主家庭,可能已經是半數家財了。
嫁妝單上的財物,加起來大概有個三四百兩。
趙淩是知道這些錢的購買力的。
想想管博澹一個三品大員的孫女出嫁,給的壓箱底的銀子也就二百兩,其它嫁妝加起來也不足一百兩。
三百多兩能夠在神都比較偏的位置,譬如慈幼院附近買上一座小院。
如果是用來置辦田產,清江縣這裡的水田肥沃,價格比較貴,一畝地大概在十五至二十兩之間波動,看著只能置辦上二十來畝水田不算多,但這些田地一年的出息起碼足夠養活一個宋巧娘。
母親去世,舅舅不管,只剩下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兒,只要這個女兒沒了,那麼這價值三四百兩銀子的財物,就能歸宋貴所有。
不然的話,宋巧娘出嫁的時候,可以把母親的嫁妝全都帶走。
母親的嫁妝由自己的子女繼承。
穆姑娘不在了,那麼她的嫁妝就歸她唯一的女兒宋巧娘繼承。
哦,對了。
「當初他們把我母親賣了多少錢?」
人牙子一聽,原本跪得還算端正的姿勢,瞬間無法支撐,軟倒在地。
誰能想到,他竟然經手了一名五品官員的生母。
「五、五十貫。」宋巧娘貌美且識字,年紀又是不大不小,適合帶回去好好教導。年紀再大一些的想法太多的,反而不好教。年紀更小的容易哭鬧。
綜合算下來,人牙子給了個非常高的價錢。
當然,他賣給趙王氏直接就是一百貫。
這個價格對於當初的趙王氏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案子人證物證俱在,事實清楚,縣令很快就斷了案。
宋貴和繼室牛氏犯賣子孫罪,杖三十。
宋家侵占宋巧娘財產,責令即日歸還。
宋家手頭哪裡有那麼多錢?
穆姑娘的錢財,這麼多年早就被用得七七八八。
本來家裡的開支沒那麼大。
不幸的是,他們家出了一個趙大伯趙復一樣的人物,就是眼前的宋燕。
宋家作為地主家庭,家中男丁肯定是會送去學堂讀兩年書的,不說讀得多好,起碼也得認字,會算帳。
到宋燕這個小兒子這裡,一來父母肯定更偏疼小兒子,二來宋燕小時候表現得很是機靈,讓宋貴夫妻認為小兒子聰明,就一心想供他科考。
考到如今的歲數,連個縣試都沒摸到邊,錢財倒是花出去不少。
他還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玩鬧,在府城充有錢人家少爺,讓原本寬裕的一家日子過得緊巴巴。
現在的宋家,三四十兩能拿出來,三四百兩根本拿不出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