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那麼多蘆葦盪淺灘,戰艦開不進去。
水匪打不贏,往蘆葦盪里一躲,誰能找得到?
竇榮聽出他的疑惑,擠擠眼:「沒關係,我讓那群新兵天天在河湖巡邏,他們要是敢冒頭就剿了。他們總要吃飯的。可惜現在不是秋冬,不然一把火直接就把他們燒出來了。」
不過火攻雖然奏效,但能不用還是儘量不用。
蘆葦是當地人非常重要的資源。
蘆葦杆可以用來製作各種物品,比較常見的是蓆子、籬笆,瓜果棚架等等;蘆葦葉可以用來包粽子;蘆花更是用於冬季保暖的好材料。
現在棉花種植雖然已經推廣,但總有一些窮人買不起棉花。
使用蘆花絮衣服,在天氣並不是特別冷的江南地區,已經能凍不死人了。
蘆葦盪更是庇護了許多野生鳥類,要是運氣好的話,能夠撿到一些野鴨蛋,獵到一些大個的野鳥。
更何況很多蘆葦盪的占地面積極大,火勢一旦起來很難控制。
趙淩問:「那他們要是假裝普通漁民呢?」
「那就讓他們當漁民。」真正要做到掃蕩得一乾二淨是不可能的,除非寧可錯抓一百不能放過一個,但這麼一來就容易造成不太好的影響。
現在是盛世,又不是亂世,這種手段不合適。
現階段對於一些漏網之魚,只要他們能真正改邪歸正,也就只能放過了。
趙淩覺得可以搞搞「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一套,不過他暫時沒那麼多人手。
他忙市舶司的事情還來不及呢。
市舶司的衙門原本又破又小,附近還沒有可以擴建的地。
趙淩來了之後,前任市舶使開心極了,立刻跟他交接了就走。
趙淩只能勉強湊合著用老衙門開展工作,另外著手把市舶司搬遷到靠近港口的位置。
顧朻這兩年把一個港口建造得有模有樣,幾乎在象州新建了一個新城。
當然,象州牽扯多,也沒有現成的煤炭資源,建造速度沒有鐵脊關和鐵脊縣那麼快,但好歹已經有了個框架。
市舶司在海外三星島上的衙門反倒是現成的,原先顧朻就在那邊設立了一個辦事點。
有一處當初建造碼頭時候的工房,簡單改一改就能作為面對海外船隻的第一站,主要負責貨物的檢驗檢疫、人員信息登記和疾病檢疫等等。
趙淩又做了一些擴建。
幾個上手快的官員,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
原本比較凌亂的三星上島,已經有了一個小集鎮的模樣。
主要是外來的夷人的檢疫,目前主要還是採用隔離七天的辦法。
夷人對此倒是沒有多大意見,主要是中島的大量大虞海船看上去特別有威懾力,而且大虞人竟然還讓大夫給他們把脈看病!
至於隔離期間要求的剃頭刮鬍子洗澡洗衣服,甚至於燒衣服完全不值一提。
虱子長在身上,難道他們自己不知道癢嗎?
能夠乾乾淨淨地洗個熱水澡,難道他們自己不知道舒服嗎?
而且長時間航行多少會有一些病,經過大夫的調理,能夠讓身體更加健康,付出的代價又在他們的能力承受範圍內,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樣的全套待遇通常只有船長等少數人,普通船員只能待在船上。
未經隔離確認沒有傳染病的夷人,是不被允許進入大虞陸地的。
趙淩這些天島上、碼頭、衙門來回跑,感覺自己才回到家,竇榮一個出去清剿水匪的都回來了,速度有億點快:「你怎麼剿匪跟遛彎似的,讓那些幹了那麼多年,養出那麼多匪患的人情何以堪?」
竇榮挑眉:「去梁州堪、去西州、海州堪。現在的地方既然他們的能力不行,那就去簡單一些的能夠做出功績的地方去嘛。」
這些地方官也不能夠說能力不行,無非是想不想做的問題。
能夠在沿途這些相對富庶的州縣當官的,都有背景。
朝廷知道,當地的水匪、漕幫也知道。
水匪和漕幫想要做大做強,自然明白什麼叫「民」不與官斗。
這些官員到了當地,「鄉紳」、「富戶」自然會來拜會,搞好關係。
若是有人求到官員那裡,水匪和漕幫也願意給官員一個面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