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前十的成績確實不錯,但會試可不是只有「應屆畢業生」考試,不少人是積累上幾年再考的,面對還是來自全國的考生。
雖然這次鄉試說起來也是全國的考生,但能夠在規定時間內趕來神都考試的人數其實不算多。
會試的競爭要比鄉試激烈多了。
坐到侍郎這個位置,可不是簡單的勞心勞力。
白侍郎已經七十多的人了,若是致仕在家裡好好養著,真能多活好幾年;若是堅持留在這個位置上,很可能真的沒兩年就會在位置上病故。
竇榮說道:「應該是白侍郎想讓你多照拂一下,只不過我們這幾年都在寧吳,怕託付給你也只是給你徒增煩惱。」
趙淩想著自己一個左侍郎,幹活還得自己帶上學生們去,也跟著搖搖頭:「除非我回神都,不然我在寧吳也沒法管到神都這裡。要不然就把白家那個侄孫帶去寧吳?」
「還是別瞎猜了,說不定人家根本就不想去寧吳。」但凡有點背景的,誰會願意去寧吳那麼偏遠的地方?
像白家這樣的,萬一白侍郎真的不在了,白家這位侄孫去了寧吳,很可能就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一輩子就待在寧吳了。
其實這個事情更妥善地應該去找景尚書幫忙。
景尚書是吏部尚書,給一個新科進士安排個在神都的小官噹噹還是很容易的。只是景尚書的脾氣向來是只看得見別人的才華,什麼關係什麼情面,都得往後捎捎。
趙淩一想也是:「白爺爺把我手爐拿走了,我一會兒去找他要。」順便看看到底怎麼想的,不然這個時候不去,明天他就回老家了。
過年不能空著手上門,他們一行回家收拾了一份像模像樣的年禮才過去。
趙驊不放心,也跟了過去:「真有什麼事情,我好歹在神都,更能照應。」
白侍郎家是租的院子,離桃溪巷有點遠。
趙家馬車到的時候,白家人已經在準備晚膳了。
白侍郎笑道:「怎麼拿你一個手爐,還追到我家來了?」
趙淩拱手行禮,才隨口說道:「明天就就要回老家過年了,怕您不還我。」
白侍郎一邊把他們迎進屋,一邊驚訝:「明天就要回了?過完年是直接去寧吳了?」
「是。」
白侍郎頓時就明白了趙淩趕著過來的原因,看到趙驊,就把他們請到自己書房,去叫了自己侄孫過來:「我打算明年致仕回老家,這個侄孫怕是照拂不到。」
官場上有人照顧和沒人照顧,仕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像趙縉這樣考試名次不靠前,但如今已經是個穩穩的從六品,也沒那麼多的官場傾軋,小日子過得特別舒坦。
趙廈這種考試名次不錯,一直外放的,這幾年也爬上了六品,在地方上也是風生水起,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神都有什麼先進技術和經驗都少不了他。
像蘇嘉珍的爺爺大理寺卿是不怕致仕後人走茶涼的,一是林屏這個女婿是從四品,二是姻親趙家的關係,三是蘇嘉珍本身就已經是六品,在朝中也算是有了一些人脈。
仕途一路,起點可太重要了。
無奈白侍郎沒法扶持侄孫走最開始最艱難的一段路。
第174章
白家侄孫的讀書成績當然不能說差, 但基本一甲前三無望,二甲前十都夠嗆。
三甲的話,運作就很重要了。
趙淩詢問了一下白家侄孫的志向和特長, 白家侄孫顯然有些懵懂。
白侍郎也是無奈。
他這個侄孫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讀書上。
趙淩倒是有了些想法, 說道:「得空的時候, 不妨去國子監和弘瑞學堂轉轉, 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方向。其餘的, 明年春闈後再談。」
畢竟現在還不知道具體名次,說不定發揮好了, 名次很高呢?
白侍郎聽趙淩這麼說,就知道他侄孫這個事情已經有了七八分, 當下十分熱情地把人送出門。
到了馬車上,竇榮問趙淩:「是打算讓他去大學?」
「看吧。」趙淩沒說死, 「明年娘要辦大學,需要的人不少, 不管是教書還是管理一些內務都用得著人。這差事也穩定, 不想到處跑的話,可以在神都干一輩子。」
趙驊也覺得不錯:「學堂的環境相對官場也簡單些。我看那位白家的小郎君不善交際。」不知道是性格木訥,還是慢熱。
這種性格在官場上混不開。
國子監也夠嗆。
新辦的大學應該可以試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