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萬人迷不想戀愛[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得不說宋端每次來的都很巧,都是在聞瑎休息的時候,讓她想找個藉口請人出去都找不到,反而最後都是自己吃癟。

想不出反駁的話,又不能說得太直白。聞瑎抿了一下嘴:「不用,我馬上就整完了。您要是有其他事可以先忙,我一時半會兒也結束不了。」

天都要黑透了,她覺得賴在這裡不走的宋端顯得格外不順眼,聞瑎臉皺了皺,背著宋端無聲哼了一聲。

燭光下的人都帶上了幾分暖意,看著聞瑎炸毛的樣子,宋端用手遮住嘴,發出了幾聲悶笑,現在才像個孩子嘛,原來那種板著臉的樣子實在是讓他忍不住逗逗她。

「小師弟,別皺著鼻子了,不逗你了。」聲音含笑。

說罷,宋端走近她,從懷中掏出一塊黑玉雕成的玉佩,精緻脫俗,玉佩上鏤刻著一個聞字,放到聞瑎手上的時候還殘留著些許的餘溫。

「賀君悅生辰,喜樂長安。」借著身高優勢,揉了揉她的頭。

她的鼻頭一酸,悶悶地嗯了一聲。

第9章

正熙十三年,元宵節的燈會卻沒能如期舉辦,二月初春的會試也取消了。

如今的街上到處是白布,冬季,寒冷的空氣中瀰漫著肅殺的冷意。那是因為春節過後幾天,一國的根基就傾頹倒地,皇上駕崩,享年六十三歲。

消息一出,一夜之間京城中掛滿白布,街上的紅色有喜氣的燈籠全部拆除,在京的所有官員一律不允許在今年辦任何喜事,壽宴婚宴全部暫停,府上必須掛上白布以示哀悼,甚至包括他們的家眷都不允許再穿著打扮的艷麗。

先帝子嗣運薄,雖說宮內有十幾位妃嬪,但也只有六個孩子,三女三男,登基的是先帝的第三個兒子,在所有子嗣中排行第五,新皇年僅十九,作為先後嫡子,力壓上面的兩位兄弟上位。

接著是新皇登基,百廢待興。

老皇帝的身體一直不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誰也不曾想過他會在這個時候就去世。朝中格局被迫打亂。

聞瑎知道是在第二天知道這個消息的。

不過她腦子裡卻突然想到了歷史上挺多皇帝都是春節期間駕崩的,比如清朝的順治、乾隆、道光。民間的說法對於皇帝在春節期間駕崩各有各的說法,不過大多都歸因於冬天陰氣重。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是冬天低溫,疾病防治,上了年紀的老人免疫力低下容易加重病情。

身體真是革命的本錢,聞瑎再次對自己勤加鍛鍊的好習慣予以表揚。

皇帝駕崩,昭告天下,舉國大喪。科舉考試也全都往後推遲一年。

朝堂再如何變動,跟小老百姓也沒太大關係,該苦的苦,該甜的甜,平民百姓對皇權的更替大多是不關心的,各家該怎麼過就繼續怎麼過。

但對於和聞瑎一樣進京趕考的學子卻不同,這意味他們要麼回家明年再來考試,要麼在京城再多待一年,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花銷。

她不可能一直住在吳居的府上,兩個月還算情有可原,但是住上一年之久卻實在是不合禮數。

再加上春節那天偶然遇到吳閣老的小孫女,年僅十歲的吳芷男。這個小姑娘從那天開始,幾乎每天都會到陋室報導,眨著一雙大眼睛看著她,打不得罵不得,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正值冬季,邊塞交界處垈仁縣在齊朝的最北方,夏熱冬寒,如今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季節,北風呼嘯。

驛站的信使加急傳送,但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這裡時,已是一月末了。

塞邊的韃靼人和大齊生活習性不同,秋冬季節是他們狩獵出巡最為活躍的季節。

垈仁縣的邊塞將軍是四十歲出頭的殷孝良,此時正在部隊巡視。

戍邊的將領們駐紮在垈仁縣二十里之外,緊靠著長城,瞭望塔上的士兵常年不休,每時每刻都防範著對面韃靼的部落是否前來。

齊朝最強大的敵人是韃靼之中的匈奴人,其他小部落分散稀疏,成不了氣候不足以威脅,但是匈奴歷經幾朝依舊強大的遊牧民族。

長公主十年前的和親帶來了幾年的和平時間,但近些年來一直有不斷試探頻繁的小動作。再加上先帝的觀念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導致匈奴一直以為齊朝兵力疲憊,不堪一擊,越發猖獗。

作為領兵打仗二十多年的老將,和匈奴打過不知多少次仗。殷孝良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眉頭緊皺,皸裂的嘴唇死死地抿住,黑色的眼睛裡是濃濃的擔憂。

不過也恰是因為匈奴秋季進行了一場長達近兩個月的狩獵活動,這也意味著幾年冬天他們不會輕易出動。

殷孝良呼了一口寒氣,遙望著遠方漆黑一片,身上發亮。要是新帝是個懦弱的性子,等到春夏之際,虎視眈眈的敵人少不了想要吞下大齊幾口大肉,也免不了一場惡戰。

殷孝良接過下屬送來的一碗肉湯,一口飲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