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話是真的, 從周漁賣蘑菇開始, 他就害怕這事兒。不同的是, 開始周漁說種蘑菇他不信能種出來,後來周漁種出來了,還賣了高價, 他就做了準備,要是真被抓了,他頂著。

他已經六十歲了,幹了一輩子村長,也沒給村子帶來什麼好處,他頂著讓周漁放手干,說不定能有個好出路。

誰知道,周漁突然提起這個來了。

老村長就問:「這政策跟投機倒把有什麼關係?」

周漁就說:「我依稀記得,省城的蔬菜制度改革,是允許個體戶買賣蔬菜的,如果可以辦下來這個證,咱們以後賣蘑菇就不用東躲西藏了。甚至,農村集體還能開門市部呢。」

周漁畢竟上輩子也沒賣過菜,乾的也不是這行,只對這方面的制度大致有個了解。好像是改革開放後,蔬菜供給並沒有立刻歸還於市場,而是在幾年之後,才慢慢改革,轉為市場經濟。

這中間有過不少過渡性政策。

但這個時間節點,周漁不知道。

她只能先干再說。

說真的,要不是張金鵬他們這次過來,打聽到了開了聯營公司,周漁都想不到這政策已經實施了。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不過,她不會去感謝張金鵬他們的。

門市部老村長可不敢想,但如果能當個體戶這不就是合法的了?老村長剛剛還覺得沒必要去查人,這會兒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太知道了,政策還要看下面怎麼執行,領導如何很重要。

他連忙點了頭去查。

現在他查到了,自然想知道,周漁預測的是不是一樣,等著瞧見周漁點了頭,他是有點激動又有點遺憾。

這矛盾的樣子,周漁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那位菌類聯營公司的經理八成不怎麼好打交道。果不其然,周漁一問,老村長就竹筒倒豆子,全說了。

「這人叫做吳勇。三十二歲,是個年輕幹部,挺能幹的,不過大家對他評價都一般,說他為了成績急功近利,手段有點黑。」

「小林村的韭菜種不好,他要求大量上藥,完全不顧是否有害,最終讓小林村告了一狀。」

周漁一聽就知道了,她對於小王莊找事兒的判斷還是過於理想化了,周漁在心裡記了一筆,以後要注意。

不過好在她夠謹慎,即便判斷理想化,也不影響後面的行事。

老村長接著說:「這次改制,大家都爭的厲害,本來是不準備用他的,可是菌類實在是不掙錢,沒人願意接,但又不能放棄,他主動要求擔任務,這才交給他了。」

「這草菇什麼樣你也知道,轉化率極差,夏天都不好長,何況其他季節。大家都以為他肯定做不出什麼成績來。沒想到,你種出來了,他可不是要抓著咱們不放。」

「這個人心思不太正,不會輕易放過咱們的。」

不是一般的不太正,他這是兩手準備,那天的事兒周漁也仔細問了,來了就講要合作,老村長一拒絕,張來三就說肚子疼,出去上廁所去了,這就是直接執行第二計劃,偷師。

也就是他們沒想到,看菇房的周福軍會功夫,比人高馬大的張來三更厲害,直接給他扔出去了,沒讓他得逞。

老村長也愁:「他怎麼可能讓咱當個體戶?」

個體戶就代表著賣多賣少跟聯營公司沒關係,業績也不是他的,他們自負盈虧,從利益上說,就不如將這門技術給小王莊來得合算。

更何況,他們是個零蛋,周漁這邊乾的熱火朝天,他們臉面上更難看。

周漁也跟著點頭:「他是不會同意的。」

老村長還想說那怎麼辦呢,就聽見周漁又說:「可我為什麼非要通過他啊。聯營公司上面有蔬菜公司總經理,蔬菜公司上面有商務局,廟那麼多,咱們幹嘛非要拜他?」

老村長都愣那兒了,周漁已經問了:「蔬菜公司總經理咋樣?」

這個老村長倒是不愁:「人很大膽,是個改革派,口碑很好!」

周漁說:「就找她!」

老村長坐在原地,有些恍惚,他一時覺得周漁的膽子怎麼這麼大,一時又覺得這就是那個丫頭啊,那個丫頭為了不甘心,捨得一身剮也將那個負心漢拉下馬,跟她一起被開除了。

這是她能幹出的事兒。

最後,老村長是這樣總結周漁這個人的:讀書的確養人啊,不光長知識也漲膽子性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