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那是周遠徵友情贊助的大屏幕,平日裡跟村裡的老人放電影用的,但這會兒,不知道誰放起了周漁的演講。

一看是周漁,立時大家都關注起來:「哎呀,這是去哪裡啊。」「怎麼看著好像是大學?」

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的周朵笑眯眯地說:「是南河大學,前兩天請我姐講一講華美集團二十年,我姐從賣菜開始講,四爺爺適合在今天放一放,我就拿了錄像帶回來。」

一聽這個,大家都集中精神了,「對,今天適合放這個,也讓孩子們知道知道,咱們梅樹村能做起來,開始有多難?」

「難什麼?人家周漁繁育了菌種,找到了銷路,咱就是跟著乾的,要說難,也是周漁在前面難。」

「就是,周漁掙錢了咱們才跟上,外面都不知道多羨慕咱們梅樹村,說我們走大運了……」

說著說著,聲音就小了,大屏幕的聲音響了起來。

周漁講第一次去賣菜,還得蓋上鋪蓋,怕人看見。

講想要培養菌種,偷偷摸摸在百貨大樓那裡找人買試管。

講梅樹村門市部開業被人放了鴿子,餅乾開了天窗又不能被發現,只能隱晦打GG找聰明人救場。

講想要買日化線設備去南州肥皂廠幫忙,結果廠長太大方廠沒起來又差點黃了。

講自己去買設備遇到強買強賣……

這一路走來,經歷的事情可太多了。

周漁講,屏幕里的學生們聽得一驚一乍,時而因為遇到困難而著急緊張,時而因為聽到周漁別開生面的解決辦法而哈哈大笑……

而在梅樹村,不知道什麼時候,原來聊天的說話的四處逛的村民們都聚集了過來,連85歲的老村長也顫巍巍地拄著拐杖出來了。

他們坐在凳子上,聽著這些知道點大概卻不知道細節的「故事」,他們知道這不是故事,這是真實的人生,是在改革開放風風雨雨二十年間,華美集團經歷過的事情。

不少人眼睛中都蓄滿了眼淚,老旺叔喃喃道:「我們是運氣好,可周漁哪裡是運氣好,這一路多難啊!」

再難也走過了。

等著周漁講完,就開始了互動環節,有學生問周漁為什麼種蘑菇?有學生問周漁開門市部的時候就想到用渠道對抗外資嗎?

周漁都回答的很幽默,大家哈哈哈的笑著,直到一個學生站起來,「那麼多行業,您是學農的,為什麼要做日化?」

這個問題一出,村里人都好奇起來,秋桂嬸都說:「就是啊,周漁,你學農,門市部一開始也是為了賣蘑菇,怎麼就突然要做日化了呢!」

「是,當時說你要做日化,我們都有點擔心,覺得不搭噶,還是老村長說,我們都不懂,把蘑菇生意守好就行了。」

周漁沒想到,村里還有這樣的討論。

不過看著大家好奇的目光,她的回答沒有學校里那麼文縐縐,她回答學生的是因為那是我的心中摯愛,她回答鄉親們的是:「那是我的夢想。」

是的,夢想。

不知道是否能實現,但一直為之努力的夢想。

她夢想著不再被那些外資欺負,夢想著我們的貨架上再也不會沒有國產品牌的身影,夢想著有朝一日我們的日化產品也可以出口海外,賣遍全世界!

「大姨,那你實現了嗎?」佳佳在旁邊認真地問著周漁。

這問題一出,頓時引爆了全場,大家都笑了起來,不用周漁回答,梅樹村無數人都在幫她回答:「可做到了!」「早就做到了!」「佳佳,你大姨特別厲害!你以後就知道了!」

是的,周漁,你真的做到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