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離婚帶倆娃在山旮旯開農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為這些年鎮上的工廠驟然增多,來旅遊的外地人也不少,政府便在離小鎮不遠的地方建了一座小的動車站,從粵西市區坐動車到小鎮上只用半小時,真的很方便。

風景和美食並不是吸引遊客前來的最大動力,鶴嶺村這個風水寶村才是旅遊業發展起來的關鍵,為什麼?當然是因為鶴嶺村出了很多了不得的人才,頭一個就是梁氏集團的董事長,陳氏大小姐陳蕪的伴侶——梁昭。

關於她的個人經歷完全是可以單獨出一本書的程度,出身農村,離異帶娃,二婚伴侶是陳氏現在的掌權人。

在外界以為她是嫁入豪門做少奶奶的時候又一手創下了現在的梁氏集團,她的才華和能力從來不輸陳蕪,並且是在起家之後才跟陳蕪在一起的,光是這一點就能讓很多人佩服。

她創辦的慈善基金會每年都在資助數百名因貧困或其他原因無法正常上學的孩子,其中以Beta和Omega的數量最多。

甚至她還頂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為那些被Alpha信息素控制的Omega提供經濟和醫療方面的支持,讓她們能夠有選擇的做腺體摘除手術,能夠有選擇的選擇自己的伴侶,而不是妥協於信息素。

為此她被眾多Beta和Omega推舉為兩性代表,代表這兩個弱勢群體發聲,推動兩性法律的健全,讓更多Beta和Omega的權益得到保障,為她們爭取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和受教育機會。

她是活出自己的傑出Beta,別人在談論起她的時候最先想到的不是她系陳蕪的伴侶,而是她在事業上的成就和為兩性所做的貢獻,這才是她的光環,而不是她系誰誰的伴侶。

豪門闊太、花瓶、金絲雀等等這些都不是她的標籤,她甚至都不需要這些,她就是她自己,梁昭這個名字足夠有含金量。

除梁昭之外,鶴嶺村還有兩個人也在網絡上擁有很高的名氣,一個是曾經的省高考狀元黎小彤,另一個是奧運會跳水冠軍梁葉。

前者赴美攻讀博士期間在海外多次為留學生遭受不公平待遇發聲,面對恐怖襲擊還能臨危不亂,自願做人質換取其他同胞能活命的機會,與劫匪周旋十幾個小時被救出,海外媒體爭相採訪,採訪又被國內媒體轉載,民眾都佩服她的勇氣和膽量。

同時,黎小彤的原身家庭和童年的遭遇也很讓人唏噓。

至於梁葉,她的事跡都不必細說,奧運冠軍的含金量足以證明一切。

一個村能同時出三個頂尖人才屬實難得,那還有別的呢,現在梁氏集團的兩個副總——張喜和梁琴琴也是鶴嶺村的。

比起梁琴琴,張喜的個人成長經歷更具有激勵性,從一個中專畢業生成為現在大集團的副總裁,從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到現在精通英語、德語、日語和法語,她的成就是靠一個個腳印努力走出來的。

張喜還有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地方,那就是她至今未婚,連緋聞對象都沒有一個。

之前有官媒採訪過她,問及個人問題,她也只是笑笑說沒有遇到合適的,又一直忙於工作,所以沒時間談戀愛,以後如果碰到喜歡的她也會考慮結婚等問題。

非常標準化的回答,這也讓人外界對她充滿好奇,猜測她有中意之人,不然很難解釋她為什麼單身這麼多年。

聽說她沒有跟著梁昭做事之前天天被家裡逼著相親,好似特別恨嫁,根本就不像是連對象都不想談的人啊,除非她中意的人是她得不到的。

阿喜不結婚,最著急的就是她家裡人了,阿喜媽媽這些年苦口婆心的勸也沒用,這個家裡已經沒人敢逼阿喜去相親了。

不能逼她去,但每次她回老家都會被念叨上幾句。

「琴琴的孩子都上小學了,你也該找個人了吧?再過幾年就五十了,想找都找不到。」

阿喜慣例嘮嘮叨叨著這些事,阿喜充耳不聞,低頭吃飯。

她這次是跟著梁昭一塊回來的,到家趕上午飯就坐下來吃了,正好被她媽逮住。

阿喜媽媽見她還是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生氣也是白生氣,就抱怨道:「你老這樣不找對象,有些人還真以為你她家女兒,為她家女兒守身如玉,哼,她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想跟我們攀親家,她也配。」

阿喜吃飯的動作一停,「十三姑又跟你說什麼了?」

她就是幫過梁曉莉幾次,結果就被傳成她對梁曉莉有意思。

這些年梁曉莉也沒有再找,自己帶著孩子在粵西打拼,開了一家超市,經營的挺不錯,倒是也經常聯繫她,想請她吃飯什麼的,都被她拒絕了。

提起十三姑,阿喜媽媽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以前阿喜不出色,那是沒辦法了才相親,現在阿喜是集團副總,身價過億,豪宅豪車都有了,外面多得是年輕漂亮的小姑娘想跟她處對象,阿喜媽媽哪能樂意跟十三姑這種人結親家,以前不可能,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