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後的地主生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所以老宅這邊加上秦福和秦母一共是十六個人。

按人頭分,最終王維維分了3袋50斤的糙米、50斤的紅薯、10斤的白面,兩隻雞,十個雞蛋,鍋碗瓢盆也是分了一些。

反正不知道他們怎麼算的,王維維也沒計較,給了就行。

三娃一聽可以分雞,拉著四娃逮著最會下蛋的兩隻雞就跑。

因為這些雞平時就是他抓蟲子餵的,所以哪只雞最會下蛋他門清。

最後分錢,王維維得了十兩銀子。

因著老宅人多就直接住大房子了,給王維維建了新房子,也就是茅草屋。

老宅再補王維維十五兩銀子,也就是說那個茅草屋值十五兩銀子。

一旁念文書的村長也是扯了扯嘴角沒有說話。

默默看向一旁的王維維,見當事人沒有意見,也就忽略,接著念下去。

良田王維維分了倆畝,中等田地分了三畝,下等田地分了五畝,山地分了三畝。

但是因為酒樓王維維不會打理所以直接給她換算成十兩銀子。

價值一百兩銀子的酒樓最後只折算了十兩銀子,沒人覺得不合理。

又因著老宅可憐王維維等人孤兒寡母所以想多給些田地,將十兩銀子直接換算成山地給了王維維。

最後二十五畝山地全都到了王維維手上。

看著地多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山地有什麼用,產不出糧食不說,賣了也沒人要,山上大把大把的荒地,誰都可以自己去開荒。

而且二十五畝山地十兩銀子,確實是有些虧心了,雪災年,山地半兩銀子一畝都沒人要。

文書念完,雙方簽了分家文書,王維維等人需要每年向老宅上繳十兩銀子的贍養費,節禮什麼的另算。

能分到這些東西已經在王維維的意料之外了,所以痛痛快快簽了文書。

此時的王維維沒想到明面上公平的分家,後期會帶來那麼多的後遺症。

12買柴火

沒等秦四郎開口,王維維就將地契拿了過來,拜託村長掛在大娃名下。

秦四郎剛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吞了下去,低語了句,「不識好歹!」

王維維對這些小角色完全不care,好像沒聽到似的,歡歡喜喜拿著東西就準備回家了,完全無視老宅那群人嫌惡的眼神。

礙於東西多,秦三郎和馬若男主動幫忙,將東西用牛車給王維維送了回去。

剛剛分家,得了一些糧食,其餘的什麼東西都沒有。

北方天氣冷,碳火、糧食都要囤起來了。

鹽,醬,油,醋,沒分多少,緊著用也支撐不了多久了。

十個雞蛋只剩五個,有兩隻母雞專職下蛋,所以暫時雞蛋不用買。

王維維想做點臘肉香腸,這過年沒臘肉香腸吃,她渾身不得勁,感覺這個年沒過一樣。

所以鮮肉是需要採買的,剛好村頭朱師傅賣豬肉,不用去鎮上買,現在買回來,她熏臘肉香腸一個月左右剛好夠時間。

要是能找到黃豆做點豆腐,說不定她還可以做一些豬血丸子。

村子裡大多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餐,有些窮的一天一餐,甚至隔天一餐。

王維維才不會委屈自己,誓要將一天三餐踐行到底。

但是吃的多,糧食消耗的也快,所以糧食還是要再買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目前房子是茅草屋,買多了糧食容易招賊。

她想著,等房子砌好了,再找人弄個地窖,存糧食方便。

家徒四壁,像樣的家具就那麼幾件,還是原主剛到毛頭村的時候反派相公給她買的。

就是幾個大衣柜子和一個梳妝櫃,不過梳妝櫃的鏡子不翼而飛了。

這幾個大傢伙質量都是頂好的,就是有點小,裝了幾床棉被和她的衣服後,大娃幾個的東西就都放不下了。

不過大娃幾個的衣裳總共也沒幾件,棉襖也是縫縫補補不知道用了多少年,裡面的棉花都硬邦邦的,這種冬天鐵定是穿不了了。

床是幾塊木板搭的,娘幾個全部睡在一張床,這鐵定是不行的,等

建好了房子就立馬砌炕。

王維維突然覺得分家的錢和原主的這些體己太少了,完全不夠用。

一文錢可以買一個雞蛋,相當於現代的一塊錢。

她送出去的白麵餅子,三文錢一個,一次性送出去四五個,本來她還覺得寒酸,現在看來,已經算是不錯了的。

原主攢了五六年才攢了二十二兩銀子,但她那兩箱子衣服王維維估計都不止二十多兩。

不過加上分家的錢一共三十多兩存銀,能讓她們過一段時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