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棠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門三名在職的官員。

且官位都在五品以上。

在京城很難見到,通常皇帝為了不留下隱患,都不會這樣乾的,免得一家獨大。

由此可見楊閣老深得聖心。

回想起前世,宋錦有些遺憾。

若是知道有重生的機緣,她必定要將那十幾年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可惜前世的她遠離皇城和朝堂。

天下大事略知一二。

那是真的一二,非謙虛之言。

宋錦低聲琢磨道:「楊令瑜的妻子就是柳氏。柳家主又想將女兒送來楊家,要跟楊應榮結親。再加上楊家大少和劉劍芳定親?」

「楊家和劉家沒有往來,這下好了,柳家將會成為紐帶。」

宋錦深思過後,膽戰心驚。

不提沒有浮出水面的東西,僅是這三方勢力聯合,想一想就覺得可怕。真要連根拔起,朝堂都要動盪不安。

宋錦留在徽州等老霍二人,整日陪著孩子,偶爾聽聽宋繡那邊的八卦。

宋繡跟秦明松大鬧了一場。

這次再沒有顧及秦明松的臉面,此事在秦家溝傳開了,是秦族長為了家族臉面,把此事壓下,不許村子裡的人往外傳。

可現在村里人再看秦明松就不一樣了。

人品深受質疑。

這一樁樁的,一件件的,都不像是人幹的事。

宋錦不知秦馳下的是什麼藥,白翠微不能生的事情,秦明松很明顯不知道。

若是秦明松知道了,又該作何感想?

第211章 習慣就好了

「錦兒,可有想過何時去京師?」

李氏看著在和孩子逗玩的宋錦問,「家裡的事情,你也不用擔心,來來回回不就是那點銀子的事。」

「事兒不大,卻煩人。」

宋錦輕輕捏了捏小閨女胖乎乎的臉蛋兒。

李氏輕笑,「習慣就好了。」

這種事情還真難習慣,卻又不得不習慣,畢竟大多數的女子嫁人之後,都是這樣過日子。

「你再不去京城,趕不上和大郎過重陽節了。」李氏又提醒道。

宋錦笑道:「他結識了同窗,不會缺人陪他過,娘親不用擔心他。」

這是被媳婦看出來了。

李氏抿唇輕笑。

宋錦又道:「我想留在徽州,陪孩子過完重陽節再走。宏村南湖素有小西湖之稱,到時我們一家子去遊玩。」

「你做主就行。」

李氏這是應下來了。

宋錦留在徽州也是想等老霍和秦八,就算二人說有平安信,可一時不曾見到人,還是難以安心。而且,人在徽州收到建寧的消息也更快。

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

宋錦隔三差五去順安商行,問詢一下消息,建寧那邊的消息沒有,反倒是京師那邊有信過來,還是給她的。

信是秦馳寫的。

內容平平無奇,多數是詢問家裡的情況,問爹娘的身子怎麼樣,問兩孩子乖不乖,然後,沒有了。

宋錦看過之後。

當即在商行里寫了回信。

內容很簡單,一張紙搞定,大意就是一切安好。

原本很小的事情,偏生陶掌柜捏著薄薄的信封,表情格外生動。

「夫人打算何時上京?」陶掌柜終究是沒忍住問出口。

宋錦對此倒沒隱瞞,「重陽節後再去,在家裡陪陪孩子,這次上京恐怕要兩年後才能回來。」

鄉試是三年一考。

兩年後秦馳要回來參加鄉試。

一天天過去。

終於到了重陽節。

宋錦沒有等到老霍和秦八。

兩個人好像失蹤了似的,再沒有消息傳回來。不過,重陽節這天,宋錦如約帶著孩子出門。

秦大丫、二郎和三郎聽了,臨時要跟著一起。

南湖位於宏村的南面。

古今許多詩人畫家游南湖後,作了不少詩篇和畫作。

好比當中有一首詩: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楊柳含顰桃帶笑,一邊吟過畫橋西。

宋錦見到此情此景都有幾分失神。

「你幹什麼?!「

三郎突然大聲驚叫,「有壞人!放下我姐!」

宋錦驚得循聲望去。

赫然見到十餘丈外,停著一輛破舊的馬車,一個老婦和漢子拽著秦大丫上車。

秦大丫的狀態也不對。

三郎發現了,正要去拽秦大丫。

那名漢子兇狠一巴掌甩向三郎,再強行掀起就要夾在胳膊下,還大巴掌拍向他的屁股,粗聲粗氣罵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