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內重臣看到當今聖上這副表情,又怎會不知道,這狀元郎恐怕便是眼前的年輕人。那一首文章,翰林院的人見過也要自愧不如。
到了他們這個位置已經脫離實際很久了,問他們何時耕種,什麼季節應該種植什麼穀物,當今天下局勢如何,百姓如何,東市一捆韭菜又要作價幾何想來他們根本就答不上來,可偏偏卻處在決定民生的官位上。
他們害怕這位新科狀元郎的加入會破壞朝內原有的平衡,眾人面面相覷,神色卻各不相同。
有人暗中已經生出了先下手為強,想想應該將自己的那個女兒嫁給他,才能最快地將狀元郎規劃在自己的地盤之內。
蕭昶行坐正了身子,他定睛看著面前的青年,「如今江南一帶有水災橫行,若是你為州丞,你當如何?」
他翻看著面前的奏摺,堆疊如山。他已經許久未曾親自處理過國事,大多數交給兩位皇子,或者交給丞相處理。如今面對江知寂,他倒是難得正了正神色。
不知為何,面前溫雅的少年郎,卻給他一股熟悉之感。可他的記憶衰退了許多,早就不復當初,即便看著這張臉,一時半會也想不起來究竟什麼時候見過。
江知寂拱了拱手,之前處理過相應的事情,對這個問題信手拈來,他的語速不緊不慢,溫潤如玉的聲音猶如金玉相擊,大殿之上,只剩下他一個人的聲音,字字珠璣。
他說話極為有條理,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若是發生水患又該如何處理。要如何疏通水源,如何安置災民,賑災糧食要如何分配,如何籌措賑災糧,如何杜絕有官員中飽私囊,如何防止災民生出暴亂,又如何解決百姓產生惰性的舉措,方方面面,一應俱全。
就連旁人難以思考的角度,江知寂也事無巨細,一併說了出來。
他的語速極為和緩,足夠最年邁的老臣也能聽得明晰。一語畢,在場所有官員看向了面前不過剛及冠的青年。
蕭昶行坐在龍椅上,將諸位大臣的神色盡收眼底。有人心生艷羨、有人面露驚愕、有人心思詭譎、有人暗自欽佩,他的唇角不由得翹起些許弧度,對面前的少年郎更多了幾分欣賞。
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到底為何會給他一種熟悉之感,這樣的人才,都絕無僅有。
只是這樣還不夠。
第284章 三問
下方的這些讀書人,都是來自不同的州府,為了這次科舉考試,寒窗苦讀數十載。
有人年逾花甲,發須全白,只有江知寂年紀最輕,長身玉立,身姿挺拔,雙目灼灼,可那一身溫然之色,卻讓最年邁的進士也欽佩不已。
「你這回答當真是滴水不漏。」
蕭昶行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之色,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他佝僂的身形在不知不覺中做得更正了一些。
「自古以來,大夏和大夙都是不世之仇,邊關不勝其擾,若是能夠通商,你認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這位江知寂身上,如今還未正式開通商路,兩國之間的關係有些尷尬,既沒有好到能夠互通商路的地步,卻也沒有糟糕到那麼劍拔弩張。京城內來自大夏的商人依然不少,只是還沒有成規模的商隊或者組織。
江知寂略微沉吟,骨節分明的手指垂在身側,他朗聲道:「草民以為,這乃是好事一件……」
問答之中,引經據典,從自己曾經讀過的經史之中,引用聖人之言,幾乎不需要任何思考,便信手拈來,由此可見,四書五經早被鐫刻在腦海之中,被熟讀無數次,瞭然於心,被運用得爐火純青。
他分析利弊,有最終得出利大於弊的結論。
「好,說得不錯。」
不知是誰率先開口,緊跟著,所有人也開始應聲附和,朝堂之內,人聲鼎沸,眾人議論紛紛,對這位未來狀元郎的學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博古通今,過目不忘,又能引經據典,讓人連反駁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即便當個辯論家,能與之辯論的人,恐怕也少之又少。再看看這青年的長相,光風霽月,眉眼精緻清俊,實在讓人不知為何上蒼如此不公。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