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歲小奶團首輔全家寵上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謝陛下!」顧遇不卑不亢地站了起來,緩緩抬起頭,不過卻是垂眸,沒跟皇帝的宴會上能對上。

皇帝打量著眼前的青年,蘭枝玉樹,風姿卓絕,才華橫溢,英俊不凡……

難怪小丫頭四歲的時候就知道先下手為強,把人薅自己兜里揣著。

小丫頭的眼光不錯。

這兩人也登對。

這人啊,都喜歡看好看的,長得好看在任何地方都會占便宜。

你就是弄幾個陌生人讓小孩子選個抱他的人,小孩子都會選漂亮的。

「你的考卷朕看了,你寫的道理朕也懂,如今天下太平,但能收上來的賦稅卻是一年比一年還少,若是增加賦稅也只是能解一時之憂。」

「朕想增加賦稅,但也一直在猶豫,正如你的考卷里所說,賦稅增上來容易,將來要減就難。」

「每一個覆滅的王朝,都是從苛捐雜稅過多,民不聊生開始的。」

「你來跟朕說說你的真實想法,從賦稅為何會每年遞減,到如何開源節流……」

顧遇躬身拱手:「是,陛下。」

「縱觀歷史,每一個皇朝開國之時,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新生,那個時候,因著年年征戰,百姓消耗過重,人少地多。

再有,前朝的老牌勛貴被滅,他們占有的大量土地就被清理出來,這些土地都是不用完稅的……」

「即便是開國君主大肆封賞君主,那封賞也是有限的,故而每個朝代剛開始的時候,身上的囊蟲少,便身輕,口袋裡的收益卻多。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大勛貴又如前朝的貴族們一樣開始大肆囤積土地,讓大量可以上稅的土地變成不用上稅的土地,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大量的良民變成隱戶,這又讓朝廷損失了一些稅收來源。」

顧遇說到這裡,皇帝就打斷他:「勛貴和隱戶的事,你並沒有在考卷中點名。」

「說說為什麼?」

顧遇老實答道:「其一,如今朝中勛貴根基已深,貿然動他們,容易動搖國本,百姓們如水,君主泛舟水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為水,那勛貴大戶們便是那舟。

舟要使壞,君主將危。

其二,隱戶和勛貴屯田等頑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但若學生當眾將這個傷疤揭開,不止學生,就是學生的家人也會遭遇不測,他們不會放過學生的。

學生苦讀多年,想用一身的學問來報效陛下,不想做那莽撞的出頭鳥。」

皇帝沒對他的話做評價,只問:「你既然知道是頑疾,就應該知曉這頑疾必除,不然也會影響皇朝的壽數。

再有,若朕就要讓你做這揭開瘡疤,挑破膿包之人……」

顧遇撩袍跪下:「學生萬死不辭!」

「起來說話。」皇帝盯著顧遇的後勃頸看了一會兒便道。

顧遇重新站起來。

皇帝問他:「你把你的對策詳細跟朕說。」

顧遇道:「解決勛貴屯田和隱戶的問題,學生認為需要兩條腿走路,一,設立專門的人口稽查部門,每三年或者是五年做一次全國人口普查,這個部門直接受陛下的指揮,跟各地衙門沒有關係,同時,各地衙門也肩負人口普查的任務,到時候兩相對比,如果數量對不上,那地方衙門就要對陛下做出解釋。

其二,如今民間投獻這種事兒日益激增,百姓們為了避稅,會將田地投獻給秀才或是舉人,因為秀才和舉人名下都有大量的可以免稅的名額。

科考會產生很多秀才舉人進士的名額,士這個族類不斷增加,國家能收稅的田地也隨著這一類人群的增加而銳減。

到之後,搞不好國庫空虛,士族們卻富可敵國……

不過投獻也是有弊端的,老百姓為不願意給國家交稅,卻願意把田地掛在舉人秀才進士官員的名下,他們不但失去了地契,也還要給這些人交稅,相當於這些人拿陛下的田地,做他們的買賣。

但地契在人家名下,人家壽終正寢之後說翻臉就翻臉,掛田的老百姓求告無門,最終變成失地農民,甚至變成隱戶……

第306章 陛下說話不算話

「學生以為,可找些人編排戲曲,將掛田的危害編排進去,然後下鄉演給百姓們看。

另外,再派人調查,找出一些家破人亡的苦主,讓他們來京城告御狀,將事情鬧大,再將這事情交給朝中諸公來辦。

士族惹的亂子,得士族去解決,不管是百姓還是士族勛貴,陛下永遠是最應該受萬民愛戴的那一個。」

皇帝冷笑:「他們?他們能如何辦?還不是就把犯事兒的人抓起來砍了就算完事兒,能震懾誰?」

「解決不了根本。」

「你也是個進士,你來跟朕說說解決根本之法。」

顧遇道:「學生認為,可以取消免稅的政策,改為發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