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嬌養首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往年裡時不時的京兆府就會來一回「橫掃千軍」,街頭的地痞混混們總會少一片,京都的百姓們也能過上些許時日的安生日子,可這回的橫掃明顯提前了數月。

不少人以為無所謂,朝中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京都內的地痞流氓們被橫掃也是順其自然。

可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被橫掃的那些混混流氓並不是他們以為的大略而過,而是集中在了城西那一片。

城西那一片的混混們比尋常的混混們都要體面一些,有些還有正經的活計,可還是被京兆府掃過

當即猶如殺雞儆猴,其他地兒的混混們也都老實了不少。

不出一日,消息更確切,京兆府不是無的放矢,京都城西被抓的都是證據確鑿,沒有一個如其他地痞們挨上幾十板子就能了事的。

都在牢里監禁著,還有不少被轉到了大理寺,刑部。

他們莫不是都犯了什麼大案?

有耳目聰明的忽的想到城西一年前曾來了幾個外來的,兄弟三個,一個滑不留手叫劉二,另一個厲害的像是軍中江湖的漢子,性情全然不同竟然頗有生死之交的意思,和城西的那些地痞們鬧過一陣子。後來其中一個兄弟考上了進士當了官兒,又才知道那個兄弟和京里的某位大官兒有些親戚,城西的諸位就好言好語的勸了那兄弟三人離開。

難不成是那三位後續算帳來了?

畢竟這回最早被收拾的那波都是和他們兄弟三人有過矛盾爭執的。

不過三日,事實就確定他們猜測不對。

早先和那兄弟三個有爭執的,有的被放了,有的押解,並不是都從嚴處置。

所以應當是猜錯了。

「我覺得他們是猜對了。」聽著外面的消息,蘇棠道。

李清田道:「奴也以為是,那個劉二早有把柄在郎君手上,只是郎君為何突然對城西動手?」

「既從證據著手麻煩,不如另闢蹊徑。」蘇棠道。

若是真的什麼都沒查出來,那些人早就被放了,現在顯然是已有所獲。

前幾日盧大山都留在府內了,這幾日盧大山影兒都不見。

幹什麼去了?

做正事去了。

不出三日,也就是剛過了正月十五,朝中的數位官員接連被抓,更有的滿門抄沒。

京都的百姓也眼看著一車一車的東西從某某府邸拉出。

所犯罪責不必說,百姓們就高興。

平民百姓最喜歡看的就是貪官被收拾了。

雖說這年的正月十五因為先皇過世簡簡單單,可新皇能一舉剷除了這麼多的蛀蟲碩鼠還是會覺得今年的日子大概會過的更好一些。

哪怕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蘇棠也喜歡看。

因為那邊鬧起來,還真就沒人再盯著她這邊了。

系統沒有再反應,她出入風雲樓也平安了。

蘇棠也從陸靜淵的口中知道了幫了忙的三兄弟。

劉二,王志,元文亮。

因為李清田的嚇唬,三人在平安鎮外的小寺廟中結拜,又因為陸靜淵的惱火,原本想待在平安鎮等自家的元兄王兄在外闖出名頭再去投奔的劉二不得不往京都避難。

可終究沒能避成。

蘇棠剛進京就看到了劉二。

只是那時候她還不知道劉二已經在為陸靜淵做事。

且不止是劉二和他的兩個兄弟。

當初在平安鎮蘇棠見過,這會兒已經沒了印象的某個有錢人家子弟的管家也在給陸靜淵做事。

因為在那位富貴人家眼中毫不起眼的管家相助之下,某些個證據陸靜淵拿到手的簡直不要太容易,於是在雍州時黃文昭被收拾了之後,江陰黃家也落入了陸靜淵轂中。

再有陸靜淵這一手的出其不意,從下而上……

收穫滿滿。

在先皇下葬,新皇登基後的大朝會上,竟沒有官員再弄出丁點兒的亂子。

起兵,不敢。

有鎮國公府在。

文奏,也不敢。

說不準就會被三司的人連家底都給抄了。

要不然,就算了?

……

新帝悅,封大理寺寺丞陸靜淵為大理寺少卿,原大理寺少卿為刑部侍郎。

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

歷來進士,哪怕是狀元也要熬練上數年才能升至五品,只因四五品之間就是天壤之別。

尋常進士若無拿的出的政績怕是一輩子都升不到四品,可這位連中三元的狀元從獨占鰲頭到官居四品,竟是連一年都不到。

聖心何堪偏頗到如此地步!

眾官員紛紛上奏。

大乾立朝以來從未有過。

此例一開,日後朝堂不穩。

何堪以聖心偏頗為官之升例分,陛下始登極,當遵循祖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