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說不要和朋友戀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兩個小寶都和老陳很投緣,尤其是我的小侄女,看見老陳就要抱抱,抱著不撒手,親媽過來都接不走,老陳其實不太會抱孩子,孩子在他手裡抱著,我在一邊兒看著都替孩子難受。

我姐孩子一脫手倒是樂得輕鬆,老陳抱著小崽坐到我旁邊來,欠嘻嘻的問,「誒,你說是不是還有個外甥女像小姨的說法啊?崽崽和她小姨一樣,掛我身上就誰接都不走。」

這種時候我一般都懶得和他鬥嘴,我不理他他自己和懷裡話都說不清楚的小娃娃倒是也玩的開心,還逗著人喊小姨夫。

小年飯吃的賓主盡歡,老陳對於自己終於過了明路這個事兒高興的不行,晚上回了酒店還在給我發消息念叨。

本來我媽想讓他去家裡住,但是酒店訂好了也不好退,最後還是我拍板各回各家,老陳繼續住酒店,我嘛當然是跟媽媽回家了,雖然在a市住一起我媽知道了,但是回到家,在長輩面前還是得矜持收斂一些。

那天晚上,我沒回自己的房間,和媽媽擠了一張床,兩個人硬是聊到後半夜才睡,我媽說,老陳這個小伙子確實不錯,有主意,也知道心疼人,關鍵是有了想法能落實,讓我好好把握,她很期待老陳能成為她正式的女婿,還囑咐了一下女孩子要知道保護自己,年輕人在一起她也理解,但是得做好安全措施。

說實話,聽家長說這樣的話還挺彆扭的,感覺自己在父母面前明明還是看小黃文還得偷偷躲被窩的孩子,一晃神兒,卻是到了自己都可以做父母的年紀了,時光啊,你仿佛身在其中緩步而行,而它遂著長河滾滾而去。

第026章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爸和幾個姑姑都會組成一個大部隊,選擇一天去鄉下的姨婆家,一個是探親拜年,一個是去奶奶的墳上祭奠。從小到大,得有二十來年了吧,除了疫情居家封鎖的那個春節,剩下時間裡一次都沒有斷過。

下鄉也是我每年的期待項目之一,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城裡的小孩兒都這樣,但是我對鄉村生活總是有一種嚮往,也可能是得不到的才是好的這樣的心態使然。

小的時候姨婆家裡還餵的有一頭牛和幾頭豬,進門小院兒子,右邊是牛棚,左邊的盡頭是豬圈,從左到右,夾在中間的依次是茅廁,柴飯,廚房,偏廳,正屋,小偏廳。

那個時候天真爛漫的,因為自己屬牛,每一次去姨婆家都站在牛棚前拿著乾草,一口一個「牛大哥」,我和姨婆家牛棚里的牛認了兄妹,在家裡大人那兒都是過了明路的呢。

在鄉下,還可以去地里挖摘新鮮的蔬菜,只有自己親手從地里挖出的吃食,才能讓人更切身的感受到什麼是大地的滋養,農民愛土地,因為他們能最深刻的感知土地給予的生命饋贈,每次聽到保護環境或者是節約糧食的口號,我都覺得與其上一萬節思想品德課,不如在義務教育的課程里加上農耕一課,讓孩子們甚至家長們一起參與,去感受土地,發自內心的熱愛土地,幾千年歷史的農耕文化,總能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啟發。當然這是我在寫下這些東西時回頭總結的感悟,小的時候應該只是喜歡去玩泥巴而已。

去鄉下那天,是我帶著老陳和我爸的第一次見面,我發現爸爸和媽媽跟自家孩子的對象的相處方式確實不同,我爸和老陳的見面可謂略帶尷尬,我之前說,只要老陳想聊,話就落不到地上,後來我發現這話說的不嚴謹。

如果對方不接你的話,你再能聊,也是聊不下去的。老陳和我爸相處讓我仿佛看到了老陳和陳爸在一起的畫面。

我爸在前面開著車,時不時拋一個問題給老陳,問題嘛也就是那些例行常規的家庭情況啦,工作情況的了解,我爸對我倆的相處故事不像我媽那麼好奇,問的問題都是老陳沒法兒延展的,「你父母多大?你多大?什麼工作啊……」,要不要遇到個能多聊兩句的話題,老陳巴拉巴拉說一通,我爸在前邊抓著方向盤,點點頭,「嗯~~是嗎,這樣啊,挺不錯。」

開了四十多分鐘的車就到姨婆家了,我爸爸是家裡的老小,上面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一共是五子妹,一家一輛車,也是虧得姨婆家的院子夠大。

前幾年姨婆家翻新修了自建房,牛棚就拆掉了,沒能給老陳介紹一下非我族類的,我的編外哥哥,有點可惜。

一堆人站在院子裡一陣兒寒暄,話題當然是圍繞我帶回家的男朋友,你瞅瞅我看看,感覺老陳像是動物園裡的猴兒。

在我爸這邊的家庭聚會,必備活動項目就是打麻將,每年我們浩浩蕩蕩一群人殺過去,姨婆她們都會提前租上三四台麻將機,就這樣,還是會有一些排不上位置的幾個人湊一湊圍著火爐打撲克。

一般我們幾個小的也會在單獨的一間房子裡,開一桌麻將,農村自建房的好處就是,不僅大,屋子還多,每一次我們都會找一個偏遠的屋子,門一關,放肆聊天,大人禁止入內。

我和姑姑家的幾個姐姐感情都很好,雖然年齡跨度很大,最大的姐姐大我一輪兒還多,但是完全沒代溝,可能愛玩的人都心態好吧,每年我們幾姐妹聚在一起,那是必定聚幾天熬幾天的夜,一頓的胡吃海喝,放肆玩笑。

「喔唷,我們小花痴對象找的不錯哦。」

「喔唷,看著壯壯的很符合她的要求哦。」

「喔唷,個子也是她愛的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