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嫣则自转回正屋睡回笼觉,这一觉睡到了天光大亮,耳畔又听到了永儿的呼声。
“娘子,有给郎君的信到了呢。”
“永儿你一天到晚真吵。”
颜嫣起身,发现身子骨已舒坦了一些,不像以往发病时那么沉重。
她有些惊喜地感受了一会,方才问道:“谁来送信?”
“是杜二娘身边的女使送来的,说这信是从汴州随着丰汇行的邮差来的。”
“丰汇行如今还有邮差了?”颜嫣道,“夫君以前好像提过一嘴这事,是给人送家书的吗?”
永儿不明白自家娘子关注的怎么都是这样的细枝末节,道:“可那女使说一定要将信交到郎君或娘子手里,宁可等着,也不愿交给我呢。”
“这是尽忠职守,更衣,我去见她。”
也许是杜妗有过交代,颜嫣见了人,很快就拿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封上写着“薛白亲启”“长安宣阳坊西街第三宅”数字。
一看字迹,她便赞道:“好书法,苍劲雄浑而气势飘逸,用笔收放自如,法度不拘一格,功力了得。”
永儿上前看了一眼,问道:“真是好书法,笔墨酣畅,一气呵成,娘子能看出是谁的字迹吗?”
“夫君识得的人里擅书法的多,可不好猜。”
主仆二人便拿着这信封回了颜嫣自己的书房,也不拆信,只分析着上面的书法。
薛宅与其他宅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女主人也有一个自己的书房,且占地并不小,里面摆着三排书架,放着颜嫣各式各样的藏书,有故事有字画,已经快要放满了。
没猜多久,永儿忽然“咦”了一声,道:“娘子,还记得蓝田驿诗墙的拓本吗?”
“看书法的眼光可以嘛,快拿来看看。”
因竹纸的推广,如今长安市面上各种书籍层出不穷,李白与薛白在蓝田驿墙上题的诗也有好事者将它们制成了书籍,薛白还开玩笑地说过这该是要给他与李白什么版金的。
很快,一本诗集与那封信便被摆在了一起。
“不像。”颜嫣道:“但这所谓的拓本不是真的拓本。”
“是呢,郎君说了,这书籍是旁人照着李白的字迹仿的,缩小了许多,李白写在墙上的字可大呢。”
永儿偏了偏头,道:“不过,这信一定是李白写的。”
得出了结论,颜嫣便将这信封收好,准备等薛白回来再给他。
正准备去用膳,却有婢女跑来,道:“郎君回来了!”
颜嫣不由大为疑惑,亲自迎出去,竟见真是薛白回来了,正脚步匆匆往里赶。
“嗯?夫君是独自回来的,可是贵妃的生辰宴结束了?”
“还未开始。”薛白道:“少了个道具,我回来拿一趟……对了,你感觉如何了?”
“已经没事了,舒服多了。”
“我让青岚去请腾空子了,她一会便会过来陪你。”
颜嫣狐疑地看了薛白一眼,问道:“夫君莫非是担心我才回来的?”
“真是有伶人忘了拿装扮的。”薛白走到侧院,指了指一个很大的布兜。
“那是什么?”
“肚子,安禄山的肚子。”
颜嫣笑了笑,将收到的来信递出,道:“夫君回来得正好,你的忘年交给你寄了信。”
薛白多的是忘年交,但一看信封便知是李白,拆开看了,只见里面只有一句话,李白说是要往幽州至安禄山麾下谋出路。
后面是一首诗,诗名为《留别于薛白游塞垣》。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诗的前半部分皆是典故,叙述了古时天下的纷争,隐隐暗示圣人身边奸邪围绕。
而关于这次幽州之行,李白只写了四句,但这四句话却颇有深意。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薛白微微一叹。
虽然李白没有明说,但该是因薛白提及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遂决定亲自北上,打探安禄山的虚实。
一直以来,李白在薛白心中都是大诗人的形象,可真正相处下来,首先感受到的反而是一股侠气,恰如其诗中所言“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这些年,在朝堂之上,薛白没见到有几人心系天下,反而是长安之外,有许多义士不得已而离开了他们最怀念的长安,鸣鞭走马,走进了风霜之中……
***
再赶回大明宫的一路上,薛白脑中一直回荡着李白的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