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严庄笑问道,“不忍吗?”
“我不喜欢见到火光。”高尚淡淡道。
他把脸上的面罩摘了下来,露出那张狰狞的脸,像是故意恶心严庄一般。
严庄却还能开得了玩笑,道:“没关系,他们烧得比你彻底些。”
说话间有信使赶到了,来的却是当年与严庄一同进入安禄山幕下的平洌。
“看来,你们拿下雁门关了。”
“如你所见。”
平洌问道:“府君问你,不会有残部逃出去吧?”
严庄下意识地往东面的雁门山方向看了一眼,因昨夜里其实是有一队人逃入险峻的山地间了。可他脸上却显出笃定自若的笑容,道:“没有。”
平洌点点头,强调了安禄山的意思,道:“府君还没有做好举兵的准备,这次是河东节度使韩休琳疏于防备,使契丹人占据了雁门关。幸而府君及时赶来,驱退了契丹人。”
“放心吧。”
严庄应着,转头与高尚对视了一眼,彼此都对安禄山这小心提防朝廷起疑的态度有些不以为然。
高尚嘴角甚至泛起一丝讥诮之意,道:“整个范阳都支持府君举兵,一呼百应,还需要什么准备?”
“是啊。”严庄揽过平洌的肩,感慨道:“依我看,府君太高估唐廷了。你我当年也曾赴长安应试,见过唾壶杨国忠,这样的人也能当宰相,府君对长安何惧之有?”
“我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可得说服府君才行,今日我只管带话。”平洌道:“范阳递来了消息,府君问你们如何处置。”
安禄山麾下自然还有许多别的谋士,需要特意来问严庄、高尚二人,可见这桩事颇重要。
“先说一个好消息。”平洌道,“圣人下了召,加衔府君为尚书左仆射,留镇范阳。”
这当然是个莫大的恩宠,李隆基表达了对安禄山的信任。
然而,这种怀柔没有换来严庄、高尚的感激,也没有打消他们造反的念头,换来的只是更多的讥诮。
“果然。”高尚道,“皇帝老儿还是害怕府君。”
“想召又不敢召,徒增笑柄罢了。”
都说当今圣人英明神武,可这位圣人分明心存猜疑却还要装作无比信任的心思已被他们看得明明白白,自然只有鄙夷。
嘲笑了一番之后,高尚道:“虽说加了个不值钱的官职,可府君还是得去太原的。”
“不错,旨意到时,府君早已经动身了。”严庄道,“否则朝堂上岂非要弹劾府君拥兵自重?”
两人显然是对河东志在必得,这次哪怕失去朝廷的信任,也要强取河东。
平洌一听就明白了,道:“我会将你们的意思转达给府君。”
“这不仅是我们的意思,也是整个河东的意思。”
“对了,还有一事。”平洌道,“朝廷出了任命,迁薛白为常山郡太守。”
“谁?”
高尚很敏感,下意识地警觉起来,像是一只听到了猛兽脚步声的兔子,竖起了长长的耳朵。
“就是那个薛白。”平洌道,“想当年我在长安应试,他还只是个白身,如今已做到一方太守了。”
说着,他留意到高尚那满是烧痕的脸上神色可怕,停下了话头。
严庄道:“常山太守裴玉书前阵子因窝藏李白被罢免了,新的人选还未定下,府君忙着动身往太原。被朝廷趁机安插了这样一个角色进来。”
“呵,明面上加衔尚书左仆射,背地里遣人来掣肘,这就是圣人的信赖。”
若说方才还只是嘲讽,此时对于圣人加官一事则是记恨了。
三人之中,高尚对薛白最是在意,沉着脸,喃喃道:“薛白如今到哪了?”
***
过了两日,范阳军完全控制了雁门关,事情进展得可谓是很顺利,但美中不足的是,还有一小队雁门守军往西北方向逃窜了。
无非是派骑兵去追剿罢了。
之后,留下蔡希德镇守着雁门关,安守忠带着诸将前往代州,准备合兵前往太原。
代州都督府内,地砖上的血迹还未擦拭干净。
从雁门回来的诸将抵达时,却听说安禄山正坐在那发脾气,具体也不说是何原因,但因这突如其来的暴怒,安禄山已经处死了不少人。
“让我先见见府君。”高尚道。
他是跟随安禄山多年的心腹了,当年作为掌书记时就常常出入安禄山的寝室。有时说着话,安禄山听着睡着了,高尚也不敢叫醒安禄山,就一动不动地坐在那等着,哪怕等一个通宵,因此,两人之间另有一份情谊。
此时步入堂中,只见地上横着一具尸体,是一个大夫。
安禄山手提着一把刀,正怒容满面地站在那。他太过肥胖,光是站着都显得很累。
“不知府君因何发怒?”
“气死我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