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薛白与李光弼并不求大胜,为的是打击叛军的信心,使之失去获得粮草或突围的信心,假以时日,这支劲旅便要奄奄一息。
四月十七日,蒲津渡唐军小胜叛军的消息传回时,薛白正在盐湖边与王缙谈话。
“长安城能守住,摩诘先生是立下了大功的。如今他被掳至洛阳,待平叛后必要论功行赏。至于征王家余粮之事……”
“北平王不必多言,杜稷危难之际,王家该做的。”
王缙并不纠结于薛白征粮一事,毕竟若长安失守了,那些家业都留不住。
但提到任命他为河东节度副使一事,他却还有顾虑。
“殿下与北平王厚爱,我愧惭,却有一点不解,当初郭子仪收复雁门关,遣将驻守。早前郭子仪应忠王之召,往灵武觐见。我若代守太原,奈雁门何?”
薛白道:“不必忧虑,朔方军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缙问道:“何以见得?”
薛白拾起一根树枝,随手在地上划了地图。
“此前,圣人遣右金吾大将军程昂坐镇上党,一是助守太原,二是等待时机,兵出滏口陉,攻占魏郡,则可切断叛军归路。如今,时机已经到了。我已遣人请程昂出兵,如此,安庆绪必弃洛阳而逃。”
“北平王如何说动程昂,据我所知,他与忠王颇为亲近。”
薛白道:“此事我有把握,到时你自知晓。”
王缙又问道:“程昂便是愿出兵,却也未必能逼的安庆绪放弃洛阳啊。”
说到这里,信使奔至,不提薛白是如何设下诱敌之计,只提王师于蒲津渡大胜,斩首叛军五百余级。
在旁人听来,好像是叛军从蒲津渡突围,被王师阻拦,斩首甚众。
“贺北平王又立大功。”
听了战报,王缙不得不执礼恭贺。
薛白道:“你看崔乾佑连番大败,以安庆绪的为人,被程昂一夹击,岂能不逃?”
王缙点点头,道:“若安庆绪一逃,反过来亦可使崔乾佑所部军心大乱。如此,叛乱平定在即了。”
“郭子仪是聪明人,一旦得知殿下平定叛乱,他岂会不命令朔方军平定李亨之乱?”
王缙遂明白过来,深深行了一礼,道:“若如此,请北平王放心,我必保太原万无一失。”
局势至此,依薛白平叛乱、收河东的计划,局势已经明朗起来,他已再次看到了安定天下的曙光。
第487章 将晴
大釜里冒起轻烟,浮起一层油,渐渐地,水也沸腾起来,香气四溢,馋得周围的燕军纷纷伸长了脖子去嗅。
营寨后则是方才宰肉的地方,地上还残留着血迹。
风吹过,几缕头发被吹了起来,越吹越高,飘到了中军大帐附近。隐隐地,也把那些燕军的争执声吹了过来,似乎在说“乳间的肉给谢将军吃”之类。
田承嗣大步走进帐内时,崔乾佑正负手看着地图,转头见他来了,亲自去拿了一个酒囊,丢了过去。
“拿到粮草了?”
“中计了。”田承嗣道:“蒲津渡没有粮草,只有埋伏,让唐军杀了我们数百人。”
说话间,他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才开始饮酒。那血迹并非交战时留下的,而是他斩杀了败逃回来的部将。
崔乾佑问道:“船呢?”
“想也知道没船,唐军就是想将我们困在关中。”
“我当时就该攻下长安。”崔乾佑眼神依旧透着狠色。
“说得好像能攻得下来一样。”田承嗣反而不觉得崔乾佑的决定有错,当时他们分了兵,又被李光弼断了辎重线,若继续在长安城下纠缠,只怕损失不会小,“先看眼前吧,要回范阳,只有攻潼关了,可潼关有重兵把守。”
“不急。”崔乾佑道,“我想想,接下来这仗该怎么打。”
“在关中到处碰壁,还打。”田承嗣抱怨了一句,之后摸着下巴上坚硬的胡须,道:“我们造反不算败,至少把老昏君撂下皇位了,值。”
之所以这么说,因他已有了穷途末路的预感,铺垫了一句之后便道:“原以为李亨给的条件不错,两个节度使之位、依旧领麾下兵马……竟是圈套。你说,是李亨耍了我们,还是李琮?”
崔乾佑语气冰冷,道:“你若想有好的招降条件,唯有狠狠杀他们,将他们杀得胆颤心惊。否则,唐军必诛了我们这些‘恶首’,整编我们的兵马。”
“粮草士气……”
“粮草士气你不必担心。”崔乾佑语气坚决,道:“还有。”
“早便要告罄了,还能有多少?”田承嗣饮尽了囊中的酒,转头在帐内看了一眼,问道:“你帐中那几个侍婢呢?”
“充军粮了。”
田承嗣愣了一下,许久才开口道:“莫拿给我吃,否则我与你翻脸。”
崔乾佑懒得理会他,问道:“你说,长安城开始吃人了吗?”
“也许吧。”
“若长安存粮告罄,李光弼一定巴不得我们退走,不可能扼守潼关。”崔乾佑道,“换言之,长安城有粮食补给。”
田承嗣道:“从何处?”
崔乾佑在地图上划了个标记,作了猜测,之后他看了眼时辰,闭目不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