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自己回答。

第132章 雲冉,這滿宮上下,沒有人比你說話再管用的了。

雖然王曼娘說話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但姜雲冉卻隱約有了答案。

回到聽雪宮,她便讓宮人去請趙庭芳。

等待趙庭芳的一時片刻中,她慢慢捋順思緒。

姜雲冉緩緩呼了口氣,取了茉莉香片,開始煮茶。

咕嘟嘟的聲音響起,趙庭芳也恰好踏入雅室。

一陣藥香撲鼻而來,姜雲冉抬起眼眸,看向趙庭芳淺淺一笑。

「你來了。」

趙庭芳也跟著笑。

「我來了。」

兩人相對而坐,姜雲冉倒好茉莉茶,說:「今日有了新的線索。」

她先把丹鳳衛調查的線索簡單說清,趙庭芳的表情越發明亮起來。

「對於我們來說,失蹤是最好的結果。」

是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比徹底絕望要好得多。

說到這裡,趙庭芳略一思索,道:「根據這些線索,我們可以確定,早在阮忠良五歲時,一切就已經開始布局。」

這一路都是趙庭芳陪著姜雲冉走來,兩人之間全無秘密。

就連姜家之事,姜雲冉也和盤托出,沒有一絲隱瞞。

所以,在得到線索之後,趙庭芳也迅速推斷出了早年的情形。

姜雲冉頷首,道:「阮忠良當年只有五歲,未來根本無從得知,幕後之人會幫助他,無非是提前布局。而阮忠良,也不過是他們畜養的狼狗之一,從五歲時就有把柄被捏在外人手中,此生都不能掙脫。」

「他們只能效忠,只能聽命行事,只能成為那幕後之人手中的刀。」

「包括鄧恩在內,這些人都逃離不開,」姜雲冉說,「所以鄧恩詐死失蹤,就連官身都不要了,只求一線生機。」

趙庭芳點頭,神情很嚴肅:「後來到了天啟年間,先帝登基,事情又有了變化。」

她停頓片刻,喘息聲清晰:「阿冉,我總覺得,天啟年間的事情,同先帝分不開關係。」

的確如此。

姜雲冉說:「無論是哪件事,最後得利者都是先帝,這一點毋庸置疑。」

他登基為帝,種種事端,都沒能顛覆他的帝位,卻把桎梏一一拔除。

沈氏,姜氏,還有那時候的重臣們,幾乎都被他換了個遍。

從此,再無人能左右朝政,左右他皇帝的權柄。

姜雲冉嘆了口氣:「功高震主。」

這四個字,沈氏不會不懂。

奈何那時戰事頻繁,邊關百姓民不聊生,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百姓平安,沈氏並未放棄手中的權柄。

不是他們貪戀權勢,是掌權者自私涼薄,翻臉無情。

姜雲冉同景華琰談論先帝時候不多,但無論哪一次,景華琰的情緒里,都沒有仰慕和崇敬。

他每次都平平淡淡把父皇兩個字說出口,那不過是兩人最尋常的親緣身份。

年少時,便是仁慧太后也曾關心過他,但先帝卻全然沒有。

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權柄,只有作為儲君的太子,而不是自己的兒子,景華琰這個人。

景華琰這樣敏銳的人,一旦懂事,他立即就能看透先帝的虛偽無情。

姜雲冉深知,作為皇帝,景華琰要時刻表現出忠孝仁義,他不能狂妄悖逆,不能目無尊上。

表面上說得感人肺腑,私底下卻只冷冰冰說一聲「父皇」。

足矣證明,景華琰並不喜歡先帝這個人。

姜雲冉呼了口氣,她道:「沈氏被立為皇后之後,明面上,陛下愛重有加,實際上後宮佳麗三千,就連皇后身邊的宮女都被看中,選為嬪妃。」

趙庭芳說:「當年沈氏勢大,後宮之中不光有皇后,還有沈賢妃,即便後宮妃嬪眾多,但姐妹齊心,也不會有人能越過她們。」

的確如此。

「所以先帝無法忍耐,最終對沈氏開刀。」

若當年真是姜氏和沈程通敵叛國,母親不會那樣篤定姜氏是被人栽贓陷害,景華琰也不會一力追查當年舊事。

這一切,雖然都有先皇手筆,但卻還有一道身影,始終揮之不去。

是誰呢?

是姚氏、徐氏還是梅氏?

亦或者,還有什麼人一直隱藏幕後,浮出水面。

兩人思緒萬千,相顧無言,過了許久,趙庭芳才道:「你的祖父,一定是敏銳果敢的長者,先帝登基之初,他就看透了皇帝本性,立即把寧姨送回了溧陽,隱姓埋名,與姜氏斷了關係。」

否則,姜氏覆滅,滿門抄斬,因何只有宣若寧活了下來?定是姜雲冉的祖父費盡心思,才保住了女兒一條命。

奈何當年因緣際會,最終宣若寧還是盛年早亡。

姜雲冉頷首,最終長嘆一聲。

再聰明又如何,還是抵不過帝王心術。

兩人說了許久舊事,說到最後,對於當年事都有了清晰的思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