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胯.下坐骑乃军中最好的马种,后头的兵将累死累活追不上。
杨平一脸沮丧:“元帅这是不要咱们了吗?”
殷榷伤了胳膊,右臂架起,眼里的邪肆只多不少,她低哼一声,要不是碍于也想回京当个将军,她也早就跑了。
天下兵马大元帅,听起来多威风!杨念却不放在眼里。殷榷勾勾唇,回想近三年来对南玥的攻伐,她心想:我还是不如这人。
“嗐,元帅走了,咱们回罢。”杨平垂头丧气,脸上比出征前多了两道疤,他开始发愁回去怎么交代,乐荆……不会嫌弃他丑了罢?
孙竹礼那畜生别的不行,脸长得却好看,他怀疑乐荆就喜欢那样斯斯文文的。
可惜,他是武将,学不来那份斯文。
殷榷调转马头,迎面遇上赶来劝元帅回头的同袍。
“元帅呢?”
“走了。”
“走了?!她怎么能走?!”
“她当然能走。”殷榷笑了笑:“她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你我都得听她的。她说不准咱们追,你们谁敢?反正我不敢。”
愈熟悉这人,愈晓得她的可怕。在殷榷看来,得亏杨念是个恋爱脑,要不然……不知道大盛朝的皇帝陛下还能不能睡个踏实觉?
这和她没多大关系。
她慢悠悠骑着马儿走开。
将军们大眼瞪小眼,右先锋钟太平拿捏不准主意问:“元帅真这么说了?”
左先锋官杨平无奈耸肩:“可不是?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坏她好事,随她去罢。”
手握实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她的话谁敢不听?
即便跑了,传回京都,陛下都不会苛责杨念,反而会放心她是个有破绽的臣子。再者以杨念的功绩,三年平北绒,三年破南玥,此等智勇,可以说大盛武将第一人。
谁的官都没她大,钟太平和一众将军扼腕叹息——他们还等着随元帅凯旋归朝呢!
这下子元帅跑了,只他们回去,不圆满。
但不圆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杨念有任性的资本。
到了陛下跟前,都能老老实实地答一句“想家了。”
杨念在夕阳下纵马狂奔,不知千里之外的京都,丧钟已然敲响。
九九八十一道钟鸣,盛帝驾崩,举城默哀。
御前大总管手捧先帝传位诏书,奉四公主静宁,为大盛皇太女。
前方将士大破南玥王庭的喜悦被克制压制,静宁以最快的速度稳住禁军,防范几位皇叔狗急跳墙。
盛帝一死,皇位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女儿,即便静宁手握遗诏,也不得几位王爷的认可。
杨念快马加鞭赶往平安县长乐村之际,京都出了一桩大事。
先帝尸骨未寒,一母同胞的晋王、颂王起兵造反,不到三日,被新上位的皇太女镇压。
深宫血腥味浓,晋王的尸身倒在五步开外。
禁军首领奉命清点人数,搜寻落网之鱼。
春光明媚,光线温暖,静宁前往御书房,御前大总管陈修毕恭毕敬地行在她左侧。
“都下去罢。”
“是……”
陈修领着内侍鱼贯而出。
御书房很大,静宁呆愣片刻,才从大事已成的刺激里清醒过来,她料到两位皇叔不会甘心,也早等着他们飞蛾扑火。
父皇既决意扶她上位,临终前将一切都替她安排好。
静宁要做的不多,只需静静看着乱臣贼子自寻死路。
她一手按在博古架的暗格。
四四方方的木匣被机括推出来。
她取下戴在脖领的金钥匙,内心倏地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父皇……
会留下怎样的密旨呢?
咔哒一声。
锁子打开。
她探出手去。
一卷明黄圣旨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静宁深吸一口气,不做迟疑地拿在手里,展开——
竟是一道她想都不敢想的旨意。
取出密旨,檀木匣内还放着一封密信。
信拆开。
盛帝虚浮无力的笔迹跃然纸上——
“吾儿静宁,有明主之风,只恨朕知之晚矣。倘再能苟活三两年,为父能帮你铲平前方所有隐患。可惜,天不假年。
“杨念为能臣、权臣,是帅才,亦是无敌战将,朕庆幸执政之年有此人投效。待杨念功成,班师回朝,朝野声望必定如日中天。叹我儿非我,压不住此番美玉良材。
“剑太锐,有伤主之嫌。当早做准备。朕为你留下一毒,名为牵机,静宁当听为父言。可保我大盛江山,不落入外人之手。慎之,重之。”
静宁看完书信,再去看那道充满伪善的密旨,脑海浮现一幕——
杨念打了胜仗归朝,已为皇太女的她为其设宴,宴后,借晋王、颂王造反一事,密诏大元帅进宫,在杯中混入牵机之毒,毒杀此人。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