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能苟同景公之言。”
呵。景和跳出来当好人,又有人要跳出来指责她了。话也说得很有意思,不能苟同景公之言,不是不能苟同大王之言,虽然景和是赞同韩信,但是他是不赞同景和,却并非不赞同韩信。
殷嫱也不让话语权落在别人手上,她垂首道:“下妾也以为,君上之言,有所不妥。”
又瞥了陈钊一眼。苦逼的陈钊才起来,准备活动活动他那可怜的老腿,听见殷嫱这话,又忙跪下。
出言的那人面色也是一僵。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搞不懂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王后到底要做什么。
韩信皱了皱眉,疑惑地看着她:“伯盈?”
殷嫱当然不能让韩信替她出头,否则这就违背她这大闹的本意了,韩信强出头,将来落下的名声是什么?昏庸无道,偏袒妖后,还得罪了一帮臣子。
既然不能韩信出头,自然要叫下边的人帮她分辨洗脱这罪名了。
殷嫱面上无甚变化,却学他在齐国时,将摆在案几下的手,在他掌心写下“稍安勿躁”四字。
韩信愣了愣,道:“有何不妥?尽可说来。”
韩信这么配合,殷嫱接口也很舒服:“那位御史既指后宫无人,是妾之过,又指妾纵外戚干政,桩桩件件皆是实情,要论污蔑,从何论起?”
韩信欲要说话,殷嫱却写下冷眼旁观四字,于是他生生把话咽在嘴里。
殷嫱道:“昔日,邹忌问其妻:‘我与徐公孰美?’其妻说:‘君美甚’,邹忌尚且知道,那是因为爱重而偏私于她。偏私于家事,只误一家,偏私于国事,便误一国。君岂能爱重因偏私于妾?”
她这话总算是说出了大家都心声,即使是看不惯殷嫱的,虽不敢鼓掌叫好,却也默默在心里赞同。
如果不是殷嫱说完话,又跪伏请废,这些人恨不得给她殷家门口立上千古贤后的门阙。
殷嫱又跪上了,局面再一次僵了。
蒯彻总算是听出殷嫱那点意思,把韩信从这事儿摘出去,不能让韩信落下偏私的名声。想起适才仆婢借着送食案送来的一片竹简,心中有了定计。
他首先站出来打破僵局:“小君此言差矣。”
殷嫱垂目:“廷尉有何高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