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怨。」
李群青持劍,忍著淚向他拜下。
「這已經是群青最好的運命了。」
李鑒拂去肩頭白梨花,抬眼看向那些伴他立於長安的故人。秦鏡如與胡伯雎同立馬相送,他向著他們遙遙拱手,再對二更、何昶皆作平揖,高聲道:「我去也!」
「何時歸?」二更笑道。
三徹與李鑒同去雲中,此時坐在馬上,向李鑒合十道:「到時辰了。」
李鑒勒馬,看向身後。
「不必歸!」他大笑,「何須歸!」
說罷,號角一聲起,三千人馬如百萬師,出於長安道。李鑒身側是林霽華與三徹,其後隨雲中舊部,頭頂旗獵獵,花落如白雪。前幾日寒食節,接著便是清明,他去錢穆陵前祭奠,那處的白梨也是這般好,浸濕在紛紛細雨里。而今日,確是清明之後難得的好天。
可青天之下,雪滿長安道。
急行軍六日,出河之北,兵馬暫歇。
林霽華擺白米堆的手法已生疏了。她立在帳中,久久地凝望輿圖,再以米聚成雲中郡的山川。大青山,西河,雲中城關——一處處名稱,至熟悉也至陌生,是她年少頰上血,亦是今日心頭霜。
李鑒從前沒見過白米堆,在一旁看著她擺弄,微皺著眉道:「這些米不會壞嗎?」
「這些白米用特殊的草藥水浸泡過,可長久不腐爛。」林霽華道,「從前在雲中,常常是就地取材、以黃沙成盤布陣的,米糧太珍貴,鋪一盤也要好幾石。」
李鑒默了默,道:「今後都復用沙盤吧。」
他從未經過干戈,知術業有專攻,便在一側看著林霽華等諸將擺小陣、論前線,意在學些書齋與史冊中學不到的東西,亦不干涉他們具體的決策。這句「復用沙盤」,是李鑒下意識出口的要求。
「其實也不少這幾石米。」林霽華猶豫一下,道,「不過,陛下說的對。縱是太平世,不可忘雲中。」
這是先帝李長卿在孟扶桑陵前的話。
他當時必然也不會料到,在他身死後不足二年,雲中烽火又起。
思緒及此,李鑒驀地笑出來。他生得美,不看一身甲冑,那面孔一帶笑意就無端顯得天真,只在眼梢裡帶著幾分冷冽。
「再行一日,就離雲中不到三百里。」
諸將退出,林霽華一人留下。她不看李鑒,將旗幟擺放好,就聽李鑒在她身後用話家常一般的語調道:
「阿姐,我本是打算殺了你的。」
林霽華手腕一滯,猛地回身,對上李鑒方看向她的一雙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