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凌湙一路上搞到的糧食,不可能養活這麼多人,但他有錢,殷子霽直接讓人去隴西府購糧,所以,從城南房子被扒掉開始,這邊百姓的三餐,都是垂拱堂負責。

時人一日食兩餐,可凌湙從來習慣三餐,路上也帶著身邊人一起食的三餐,這些百姓頭一次在早食用過之後,於正午時分又吃到了分派的飯食,個個都驚訝的不敢信,等到了晚上散工,領到一天裡的第三頓飯時,才終於明白,自己這是遇到了什麼好事,喜的次日上工時,都個個精神頭十足,深怕活干少了或慢了,就沒了這樣的待遇。

凌湙依舊蹲在城南地界看了一天,全人力勞作,沒任何幫襯的輔助工具,大人還好些,小孩子們跌跌撞撞不敢停,特別是見他來了後,更手忙腳忙,怕因為年紀小不算工時分不到食物。

殷子霽給這些人發飯食的標準,是殘渣稱重,跟他們原來的勞役方式一樣,每日敲多少岩石得多少米糧,總比約莫在千斤換一斗左右,是實實在在的苦役,肚餓而亡者不知倒了多少,而現在,是百斤換一餐,多的那頓你如果不捨得吃,是可以帶回家儲存起來的,如此,家中那些總角小兒們,便都被拉了來幹活。

城東那處凌湙也去了,但沒進去,只站在街口望了望,有拖著鼻涕的小孩大著膽問他,問他什麼時候來拆城東,他們也想一日吃三餐飯食,於是,凌湙就叫他帶信,說城南那邊要砌窯燒東西,需要柴,他們現在可以先存柴。

邊城的蒿草蘆葦曬乾了都能當柴,但不經燒,平常人家用一用還成,能拿來換錢的,只有樹幹那些粗木枝叉等,可邊城水少風大,稀疏的樹木不成林,有限的幾處都在城北富人的圈地內,若要尋到足夠換錢的木柴,就得往城外官道兩邊的山裡跑,一日腳程只夠背百十斤,入城時再交點稅,能落進百姓手裡的,不足十個銅板。

殷子霽在凌湙沒回之時,就猜到他需要用到大量木柴,已鼓動全城百姓砍柴換糧,並免除了城門稅,如此,凌湙才會在地窖里,看到堆積如山的柴禾。

這麼看了兩天,凌湙對心裡的規劃有了數,而他需要的鐵鐘,卻被殷子霽拿個銅鐘代替了,用他振振有詞的話來說,熬一斤鐵汁多費勁呢!原虎威堂的倉庫里扒拉出個樂伶人的器物,剛好,拿給他玩。

凌湙:……怪我,沒給你講清鐵鐘的用途。

四門中心的鐘樓上,凌湙作為邊城的實際統治者,宣布了第一條命令:每日卯初,晨鐘響之時,全城十五以上,四十以下,無論男女,集於此,由我府中親衛領操繞城一圈,以南門出北門進計,前五百者發糧一斗,後五百者什麼也沒有,中間五百者為一列,獎不等勻的餅或饢,當然,料於男女體力不勻,故分隊執行此活動。

四面圍攏而來的百姓寂靜無聲,默默的注視著鐘樓上的凌湙,明明不解其意,卻都不敢開口尋問,凌湙也不解釋,而是接著宣布了第二件事。

「城中會設一鐵匠鋪,內有鐵鍋、刀剪和翻地的耙犁,小到針黹,大到斧鋤,樣樣俱全……」

他話沒說完,寂靜無聲的中心街道上嗡一聲炸了鍋,百姓們轟鳴著齊齊移動腳步,往前擠著挨著,似要能將他剛剛的話全收進耳里,湛湛目光緊盯著他,連呼吸都收斂的近似於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