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邊城在凌湙沒去之前,有兩個城區的百姓住的還是地洞呢!

就房子這塊的建設上,整個隴西府的百姓都眼讒邊城,那樣一個三不管地帶,惡名沼沼之地,沒料先於他們一步的,住上了達官勛貴們才能享受的青磚大屋,還是樓房,簡直叫人眼紅死了。

等整個右隴衛開始大馬力燒磚,往全府百姓供應青磚後,不止採石場的人傻眼了,就是來排隊買磚的百姓也傻眼了。

怎麼的呢?便宜,主打一個便宜,一家人咬咬牙,就能以百兩不到的錢財,蓋一座三門臉的青磚房,你要是地多,那就蓋兩座,要是錢也夠多,那就蓋樓,兩層小樓全家老小個個有屋有床,總有能讓你住上夢寐以求的豪宅貴屋。

沒錢蓋一間行不行?行,卷了鋪蓋上右隴衛打工,節衣縮食一個季,攢個幾兩銀,拉回一車磚,一點點攢夠砌房的材料,從年頭到年尾,新房可得。

有了房子,媳婦還遠麼?有了媳婦兒女還少麼?一家一戶就這麼的興旺了起來,婁盱年關沒到,就捧了人口統計冊子,滿目含淚的跑來找了凌湙,新生兒啊,多少年沒見過飆長這麼快過的新生人口率了,就是邊城經過一年的休養,新生兒出生率也高過了往年,再有邊城醫署會側切的女醫,和嫻熟的轉胎手法,難產兒的存活率都較往年高,從死亡線上下來的婦人更多了。

覷著這樣的趨勢,凌湙便跟那些女醫嘀咕,叫她們給那些產婦的家人,灌輸女子最佳生育期,他也不好說這套理論哪來的,就是結合生產情況以提問的方式,向幾個女醫詢問順產好生養的年齡段,最後一拍手總結,十六七歲的女孩子生產死亡率太高,最起碼也得過了雙十年華才能育子生兒,於是順道的,也將女子婚齡往後推,廢除府城那邊的女子十八不婚,要交罰稅的規定,改十八往後成親的,由垂拱堂陪送十到二十兩不等的嫁銀的規矩。

這消息一出,好多已經定好日子的人家,立馬把婚期推遲,便是男方家也沒意見,等兩年就有十幾二十兩的嫁銀拿,且指明是給新人小家置的立戶銀,家還沒成,就有了自己的小金庫,換誰都開心。

邊城改的規則多了,這條令頒出來的時候,基本沒濺起什麼反對聲浪,相處日久,大家基本已經摸清了這個小城主的脾氣,能叫他說出口的條律,九成以上是推不翻的,在有活干有飯吃的當下,晚點娶媳婦就晚點娶吧!擱以前還娶不上呢!

自新兵蛋子的起征年歲被改至十八後,再出個女子婚齡往後推的律令,給邊城百姓的一個感覺,就是他們的這個小城主,對十八這個數有執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