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八又十八,這約莫是個吉利數?

於是,邊城每月十八的這個日子,就成了紅白喜事扎堆的日子,連趕大集的日期都定的十八,凌湙也不好解釋,只能隨他們高興了。

緊接著,凌湙在邊城內的自有廠坊內,又下了一道令,各青壯男工們的月錢,統一由垂拱堂發放給各家的女人,有妻的憑婚書領,無妻的由家中老母憑戶藉領,無妻無母單蹦一個的,也有方法應對,每月只發夠生活保障的月錢,余者全存在垂拱堂的銀庫里,什麼時候有女人了,什麼時候帶著女人一起來領,總之,不叫這些光棍老爺們手裡有餘錢,省得他們閒暇就往府城跑。

邊城沒有青樓,只有盈芳戲班,可隴西府有啊!

換以前,各人窮的底掉,自然不會有什麼想頭,可自從王聽瀾那邊接了幾個婦人與丈夫打仗的糾紛,一經詢問方知,竟是那幾個男人拿錢去府城找花娘去了,這把凌湙晦氣的,當時就把那幾人給革出了坊間,不用他們了,結果,那幾人的婆娘又不幹了,哭著跑來求情,這才逼的凌湙連夜發了這道令。

什麼?你不同意這道律令?行,那邊城也不歡迎你,各招工點也不會收你,你往別處去找工吧!這裡沒你的活計。

這道令一出來,各家裡的女人腰杆子可硬了,再不用擔心家裡的錢被男人拿出門禍禍了,心情一敞亮,感覺日子有奔頭,各人房裡的那點事也就不是事了,一個門裡能拉出一排籃球隊,大的帶小的,個個能養活。

把婁盱羨慕的直瞪眼,有心也仿照邊城這錢袋管理方式來,結果一扒拉,發現不行,隴西府里不多不少的豪強,盡占了整個府內資源一多半,他完全沒辦法像凌湙這樣,能一把紮緊了生計命門,強硬的讓人服從他。

但季二可以,磚窯坊遷至右隴衛後,凌湙給了他幾個管理上的文書,幫著他將御下框架搭好,一樣的統管方式,總歸一個宗旨,安撫好了兵將大後方,他們才能有心為衛所服務。

大徵的衛所延用的是前朝的軍屯制,每個衛里的軍戶除非丁絕銷戶,否則家裡祖輩老小都得頂著軍戶藉,為衛所服務,也因著這個制度,軍戶藉的兒女婚姻嫁娶非常難,除了同其他衛所里的軍藉人家聯姻,府城內的平民百姓家裡,是不敢嫁娶這種身份人家的兒女的,即使真有了看對眼,死活非要在一起的,也不敢去領婚書,因為軍戶藉人家的兒女,生出的下一代仍鎖死了軍戶藉,這擱一般人家哪受得了?如此,不多不少的隱戶就誕生了。

另有,長期各衛所聯姻的情況下,家家戶戶沾著親,近親結婚者越來越多,兵員整體素質在下降,凌湙派去左右隴衛調查的文書,呈報上來的數據顯示,殘疾痴傻,智力不足者占了衛所總比百分之十幾,這還是活下來的,未活下來的更多,但時下人們並不清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切歸結為衛所煞氣重,陰沖陽事的兵戈報應,如此一來,軍戶藉男女更難嫁娶,有些荒唐的人家,乾脆兄妹結親,生個正常孩子全靠撞運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