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老皇帝以六皇子當差以來表現優異之說,一舉提了他的母親晉了妃位,雖未入列正一品四妃之位,也是僅次於此的二品宮妃,連跳九嬪,從四等的寶林空降一宮之主。
老皇帝雖然早忘了這個女人,可因著六皇子出色的抗事能力,也不吝給予其母尊貴待遇,不僅晉了她的位份,還連著四五日召她上前伴駕。
那在登城為秦壽煉丹的道士,其同門比他幸運的入了宮,得到了老皇帝的親眼,一舉讓其枯竭的龍涎再煥生機,重展了男人雄風,又能夜御他的後宮妃嬪了。
有傳言只要六皇子給力,他的母妃就能在年底晉升四妃之一,二皇子母妃呆在四妃之首的位份上十年,早前有五皇子母妃掣肘,令其不得晉升皇貴妃,現今聽說正在與其母家那邊商議,準備年底聚朝臣上表,提請老皇帝立後,而真實目標,則劍指皇貴妃位。
路要一步步走,階要一步步邁,只要二皇子母妃晉了皇貴妃,她就有了挾制五皇子母妃的權利,兩人鬥了十來年,眼看勝負之日可待,自然不願在這節骨眼上橫生枝節,六皇子母妃的後來居上,雖有威脅,但多年的高傲,令二人並未將其放在眼裡,只專注的逮著對方撕咬,恨不能在年關大賞前,將對方啖肉烹酒,一舉站上那個天下女人都嚮往的高台。
二皇子本待看戲,然而西邊旱情引發的暴動,讓他以暴制暴的引動了叛民起義,六皇子要減免稅賦的目地,就有安撫西邊百姓的意思,但這只是物質上的寬慰,國法公理還要看之後懲治,二皇子手下領兵壓制絞殺災民的處理結果。
二皇子好容易借著主理兵部事宜,將那兵部郎中收入手中,怎能眼看著他死於六皇子之手?當時就令刑獄司放人,直接未把六皇子派來的人放在眼裡。
六皇子主理的刑部和工部,哪塊人手都不及二皇子,光一個兵部統領京畿各營的主管地位,那些大兵們都不可能罔顧二皇子令,再說,人人皆知六皇子身後無母家支撐,投靠他的人皆以寒門士子為主,要錢沒錢,有勢也有限的原因,讓他在處理公務上,多是力不從心。
可儘管如此,他也憑一己之力絆住了二、五兩位皇子,所做之事上雖未有進展,無形里卻攪動了朝堂局勢,讓老皇帝有了喘息之機,從立儲的事端中爭出空隙,有了笑看朝斗的心情。
爭吧!爭的越激烈越好,到時候直接一網打盡,看還有誰敢在他未薨之時,再提立儲之事。
新課稅的提議便在這一堆紛紛擾擾里,被提煉了出來,全一副不顧百姓死活的態度,以文殊閣四票一棄的姿態通過了朝議,在宣儀殿裡頒了旨,繼而下發全國各縣區,抄送各地官署準備收稅事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