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曲大伴暗中給太子出的昏招,旨在加速推動皇子間的奪位紛爭,因為他知道,遠在江州的五皇子根本不會搭理太子的隔空喊話,而凌湙這邊,亦不可能真的與狀元郎互換身份。

那麼大一樁可以說能顛覆現有朝堂體系的構陷案,不可能在太子輕飄飄的幾句話里煙消雲散,更不可能有兩個互換了身份的大人,頂著滿天下戲謔的目光,默認了太子想要息事寧人,亦或草率敷衍,實則行的是庇護當年推手之人。

凌太師死有餘辜,可閔仁太子呢?牽涉其中的一干人等,難道就免於追責?

連欺君之罪都能被刻意忽略,那依託君為上的朝綱,又有什麼值得人遵從?又憑什麼敢讓人俯首頓地?

雙標的簡直在刻意侮辱人,但有點脾氣和反骨的,都不能容忍朝廷給出的態度,所有滋生謀逆的土壤,都在這烏鴉一般黑的朝廷里,慢慢發酵,等待迸發。

曲大伴沒有與凌湙深交過,但他能從武大帥的信函里,推敲出他的心性,更能從北境傳來的事物里,推測出凌湙慣常的辦事手法,就沒有受敷衍被蒙蔽的時候,堅韌雷霆的治軍手腕,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太子想要靠君君臣臣那一套壓迫他,只能得到一個與朝廷意願背離的北境之主。

如此一來,太子便暫時得到了朝臣的支持,外援方面卻被他親手斷了個乾乾淨淨。

北境兵雖為朝廷忌憚,為皇帝猜忌,可北境兵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勤王軍,一切將要開始的謀逆,都會要顧忌一把勤王軍的威力,否則聞關一黨,早把改朝換代之事干成了,不會蹉跎這麼多年,只為了離間武大帥與帝王間的君臣之誼。

這就是為什麼後爾眾臣在看出中間有曲大伴插手後,集體沉默之舉,因為無形中,曲大伴也做了離間朝廷與北境關係的推手,徹底將太子孤懸在了京畿里。

他們就不相信,新的北境之主,荒原王凌湙,能真的接受這樣的敷衍處置,別說與太子,沒有像武大帥與陛下那樣建立深厚的少年情誼,就是從往日的行事上看,這荒原王手裡就沒有屈兵,換成他荒原王本身,他能屈著自己?凌湙能忍受別人屈著他?

不可能!

太子就這樣被曲大伴誘哄著,斷了自己的後路,偏他還不自知,見朝臣用比往日更謙卑的態度對他,以為自己終於贏得了他們的忠心,一高興便又犒勞了自己數位美人,宮宴日夜不綴,荒淫每時俱增。

京畿形勢一片烏煙瘴氣。

凌湙點著段高彥的來信讚嘆,曲大伴雖然選擇了六皇子,可他亦沒絕了與自己交好的路,且深知因為有著封王的援手在,便是最後六皇子登不了位,他也有自己這條後路可走。

這是一個非常擅於給自己留後路的智者,在有可選擇的餘地里,一子多投,打著此路不通通彼徑的心思,總不能真背運的一個沒壓中吧?

至於五皇子,落在江州那幫人手裡,真若有成功登頂之日,這舊時宮內的侍從監者,怕會一個都留不下,江州豪族的手裡,累世僕役里有專門的一支宮內監,搬進京畿就能用,根本不需要舊宮宮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