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令傅明裕感到意外的是,這一次的林純和當時在警局的態度截然不同,她看上去很平和,對於自己的過去也非常坦白。

Anna這部分調查,也在F國傳來的資料里,和林純的自述基本一致,這就令她的口供可信度又上了一個台階。

法律有很多法條,每一個法官對於法條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有一些頗有爭議的案件,不同的法官會給出不同的判決。

而法官判定的邏輯,其中一部分就包括對嫌疑人、證人的口供的真實性判斷。如果是一個誠實的證人,他說的話就會更有說服力。如果這個人謊話連篇,那麼他的證詞就很有可能會被取消。

之後半個小時,林純的每一個回答都極其精準,從她和Anna的交往和分手,到她和方曉曉的重逢,以及和方許的相知。

結束一輪詢問之後,傅明裕和負責記錄的民警一起回到車上。

傅明裕率先開口:「說說剛才的看法?」

民警回答:「感覺挺老實也挺配合,就是……不太真實。我也說不好,總覺得像是在演戲。也可能是我對她印象不好,太主觀了。」

「不,你的判斷沒有錯。」傅明裕說,「她在扮演受害者,在博同情,試圖讓他人代入到她的故事裡,同情她,與她共鳴。」

「但她真的很聰明,今天的筆錄沒有一句撒謊。」

「七分真三分假,邊緣無關痛癢的故事就實話實說,涉及到關鍵部分就開始編。整個邏輯盤下來,會顯得她的筆錄可信度非常高。如果是放在大眾面前,很容易就會帶節奏,令人陷入『以偏概全』的陷阱。」

人往往會因為一個故事的一句真誠的表達,或是一句實話,就相信整個故事的真實性。可事實上,也許整個故事都是假的,唯有描述者當下的態度是「真誠」的。

「反正今天聽下來,我都差點相信她就是林純。她說她之所以整容,是因為出車禍臉上受了傷要做修復。問她為什麼要找地下醫生?她說自己經濟狀況不好,養父母也不可能給她出錢,她就只好通過這種渠道。」

說到這裡,民警問:「傅隊,要不要找醫美專家評估一下,看她臉上那些下過刀的地方,到底是多大的手術,是修復還是改頭換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