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程芸到底為此「瘋魔」成什麼樣,顧澎和蕭婓都說不清楚,他們都是聽來的,其中也不乏方許的抱怨。
據方許對他二人的說辭是,程芸自願「獻祭」,以此作「投名狀」,這才換來後來二十年的財源滾滾和背景支持。以方晟和程芸的國籍和身份,是不可能拿到那些醫療設備的獨家代理權,可他們拿到了。這當然需要一些「投入」。
後來這些年,兩人廣交富商朋友,因這個圈子的人更看重金錢,更相信資本的力量,也更容易相信他們那一套說辭,更願意入局。
按照程芸的說法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給你引路,你來不來隨你,可你既然來了,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是任何人的逼迫,以後有什麼問題可別抱怨。
當然在出問題以前,這些人首先享受到的是高質量的服務和高質量的醫療資源,什麼都可以開闢「專屬通道」,只要肯花錢,別人擠破頭買不到的東西,這些人可以第一時間拿到,還可以優先體驗世界上最新的醫療技術。
而在宣傳這些技術的時候,程芸包括她背後的組織一定會將風險講到最低,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同時再將效果誇張到「重生」的地步。比如通過換血可以重拾青春,通過基因改造工程,可以殺死劣等細胞,再注入有活力的新生細胞,達到「脫胎換骨」的效果。
而這裡面唯一的問題就是「錢」。
那不是僅投入一次的錢,而是每年最少幾十萬的「維護費」。不過這對那些富商朋友來說不是問題。
程芸加入的小組織之所以可以存活多年,靠的就是這些人的「維護費」。
不過凡事都有風險,這是概率問題。
這些人當中就有人出事了,得了血液病,懷疑是在更換細胞的過程中,衛生處理不當引起的,不僅需要花費更多資金去治病,還無法根治,自身還要承受痛苦和各種排異反應。
這件事在小圈子裡傳開得很快,對當時方家的名聲造成不小影響,那段時間方家夫婦額外低調,有一段時間都不和朋友們走動了。
這段描述不禁令傅明裕想起李雋提到的那段:鄰居聽說蕭家醫院用的是方家銷售的醫療器械,就立刻決定轉院。
李雋還說過這樣一句:「都治好了,誰還來看病呢?最好是治得半死不活,才能讓金錢一直翻滾。」
那每年高額的「維護費」也是這個道理。
顧澎說:「那個年代信息還不發達,像是程芸乾的那些勾當,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背後的貓膩,上當的一大把。要是放到現在,就沒這麼好忽悠了。中國人最在乎的就是傳承,有錢人更是如此,總想著要將自己掙到的一切和優良基因延續下去。有很多人會願意為了金錢而出賣良心,但他們無所謂,因為他們會認為受害者不是自己,是沒有干係的陌生人。但如果在交易之前,對方就明確亮出底牌,願意資助你所有事業,代價是用你的『生育能力』和『生育權』來交換,你的子女將一生活在病痛之中。他們很有可能不會再有下一代,而且無法長壽。你說會有多少人願意交換呢?」
顧澎剛描述到這裡,傅明裕手機里就進來一條來自許垚的微信,是林純的錄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