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君子之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周家見孩子養活了,越發信那命數之說,此後也不敢領杏娘回去,一直將她養在寧和這裡,常來看望。

就這麼,杏娘在書院中慢慢長大了。

在她還小的時候,菀娘幾乎是日日都來,牽腸掛肚、疼惜不已。可等到杏娘長大些了,臉貌有了明晰輪廓,她就漸漸不怎麼來了。只給她取了個名,說叫周玉。到後來,甚至杏娘都得每月回家探望時才能見到母親。為此杏娘還跟寧和抱怨過幾回,說娘不疼她了。

寧和聽罷,只是撫撫她的發頂。杏娘懵懂,不知緣由。寧和卻是懂得的。

她知道,菀娘是在自己的女兒身上望見了丈夫的影子。

因生來是女兒,杏娘從容貌上粗看其實與父親周生並無多少相像之處。但若是熟悉之人,卻能從眉眼間比出七分神似來。尤其那雙眼睛,明亮跳脫,瞅人時靈動歡快,活脫脫就是周生少年時的模樣。

寧和記得那時候。自己跟在周生身後踏進他家院子,一襲杏裙的楊菀娘迎出來,纖纖細步,粉面桃紅,望向周生的雙目秋水溫柔。

周生說:「這是吾妻菀娘。」

少年夫妻,情意綿綿。

寧和還記得,周生曾給自己看過一篇自己寫下的詩文,叫作《三月三與菀娘初見》,想是二人定情之作。

裡頭寫:「春風杏花雨,鞦韆笛聲拂。人面花相映,青雀寄枝歸。」

想是他二人定情之作。

楊菀娘將女兒喚作杏娘。周生名叫周琛書。琛者,美玉也。她便給女兒取名為周玉。

她一輩子也沒能忘掉周生,便頂著周家媳婦的名號過了一輩子。可一直到四年前葬進周家的墳地里,也沒能等來她想等的那個人。

杏娘雖聰慧,然而自幼時起身邊之人便無不呵護寵愛,叫她養得一副無憂無慮天真性情。這些東西,她是不懂的。

她不懂得母親楊菀娘一生苦候,除此之外便是盼女兒嫁得良人,往後琴瑟和鳴、有所託付。她也不懂得祖母朱氏心中有愧,之所以在她還未至及笄之齡時就開始四處為她找尋夫婿,是因見菀娘纏綿病榻,恐有不好,想著叫菀娘見女兒出嫁,讓她能了卻了這樁心事。

也因為不懂,杏娘當初一聽要自己嫁人,便抗拒得厲害,轉頭就躲到寧和這裡,連家也不肯回了。朱氏沒奈何,只得將此事暫且放過,壓後再提。

可誰也沒想到,才到第二年的春天,菀娘就去了。

杏娘回家了。守完三年孝期再出來,人就一下子穩重多了。只除了在寧和面前時,有時還能顯出些從前那樣的跳脫脾性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