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桌上,有食客說起近日裡隨州刺史外甥女出嫁的事。嫁妝從東門抬到西門,敲鑼打鼓繞城三圈,風光極了。
郁卿聽著八卦,直到他們說起新郎官的名字——
「那外甥女的新郎官,叫周燁,是周家帛肆的少東家。一個經商的,攀上半個官家小姐,可真是一步登天嘍!」
她一愣,眼前浮現白山鎮帛肆中,青年面紅耳赤問她下個月初五是否還會再來。
如今還沒到初一呢。
郁卿喝了一口羊羹,心中毫無波瀾。周燁明明有婚事在身,卻依舊邀她來帛肆,無非是想讓她作妾。
他娶妻也好,總之今後別來她眼前晃了。
鄰桌食客還在高談闊論,究竟周家是怎麼個登天法,原是隨州刺史攀上了建寧王,月前親自去賀壽。有了這層關係,只待建寧王登基,周家帛肆或許能成御用帛肆。
乍聽到「建寧王」三字,郁卿渾身一凜,豎起耳朵。然而聽了半天,這幾個人只扯些建寧王與當朝太子的過節。
他們口中的建寧王是個仁義英雄。他善待敕勒北邊的胡族北涼,庇護其老弱婦孺。而太子殿下卻殘暴冷血,當眾虐殺北涼貴族。
聖上宅心仁厚,明面需依仗太子在北涼的凶名,實則更認同建寧王以儒教化的觀念。因此在北涼王歸順後,就將太子調往東都,由建寧王接管北部兵權。
但北涼卻始終記恨太子殘暴,三年前舉兵南下叛亂。
危難之際,建寧王曾三次書信求援太子,太子卻因兄弟恩怨,將國家興亡大事置之不理。他不派任何增援,導致千里長境無人守關,讓北涼叛軍攻破了京都,肆意劫掠,聖上也倉皇逃往東都避難。
那天是全京都人的噩夢,簪纓世家門前血流成河,城南十三坊付之一炬,就連那些勛貴家的千金娘子都遭侮辱,更遑論多少教坊樂人,平民百姓。
最後還是靠建寧王集結殘部,奮戰數日,才將北涼人趕回敕勒。經此浩劫,舉朝皆稱建寧王忠義。
郁卿聽了直搖頭。她記得北涼攻破京都的劇情。
真相是建寧王早早和北涼王通了氣,請北涼王在詐降和造反中橫跳,以迷惑大虞軍隊,幫他坑死幾個朝中手握重兵的老將,換取北涼王帶人肆意劫掠京都一日。
至於太子殿下如何,原著隻字未提。郁卿覺得這些食客所言有水分,但她實在想不起來太子這個人,他在原著中連背景板都算不上,可能還沒出場就被建寧王隱秘殺死了。
大虞朝的王公貴族裡,屬建寧王最強。順他者昌逆他者亡,他就是劇情的親兒子。
隔壁食客還滔滔不絕地說著太子殘暴的悚聞。什麼削下北涼王三個兒子的頭串成項鍊,戴在馬脖子上。什麼以劍鞘敲著北涼王的後腦勺,說這是只好碗,以後孤要拿來盛羊羹,嚇得北涼王襠下濡濕。
郁卿渾身起雞皮疙瘩,低頭看著面前碗中羊羹,有點吃不下去。
正好同行的商販也吃完了,兩人結好帳進了城。隨州城比白山鎮熱鬧許多,商販急著去交貨,給她指進了驛站的大門。
那是一座開在背陰的街上的孤房。
堂中昏暗,前櫃頗高。郁卿要仰著頭才能看見櫃後驛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