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跟校長商量,先撥幾個學生跟韓師父學習,那幾個學生的一日三餐先由玩具廠墊付,等他們學成出徒之後,再將飯費放在工錢里扣回來。
方校長勉強答應了,還為此讓尹老師重新擬定了一份合約,讓跟韓師父學習的那些學生們簽訂。
但即使什麼都準備得妥妥的,方校長還是忍不住打擊她:「你得作好準備,沒一個人願意跟你來學。」又嘆說:「你們校長我沒法子像海城職業教育學校那樣有本事,不然咱們的學生學習之餘還有錢拿,哪還用得著想這麼些辦法鼓勵他們學木刻?」 校長說的海城職業教育學校有些學科學習不但不付錢,校方每月還會給學生發放生活費。【注】
整個學校里,除了韓師父,就數校長對這些傳統行業感情深。他反對春妮的決定,純粹從學校的利益出發,心裡未嘗沒報著她能辦成此事的想法。
春妮只能安慰他:「海城職業教育學校再厲害,不是也在海城開不下去了嗎?咱們不一樣,咱們還開著呢。」
海城職業教育學校是華國第一家職業培訓機構,學校成立之初雲集了如北大校長,前朝學官等社會名流,名下還有一些賺錢的產業。樹大招風,正因如此,他們被倭國人盯上,在去年十月的時候已經被迫關閉海城校區,遷到了內地去。
而之所以在那所學校讀書有錢拿,除了社會善心人士捐贈,最主要在於校方開設的琺瑯科,願意將琺瑯技術公開傳授。校長在辦學之前就是社會名流,他有這個資源。之後又開了個琺瑯工廠,用工廠賺的錢養學校,而學生們去工廠里磨練技術,學成出師之後掌握技術,自己也能獨當一面,繁榮市場。
正是得益於校方的無私傳授,前朝只有王室皇族偶現其蹤,高貴堂皇的琺瑯器幾經變遷,抵抗住來自外國的低質傾銷,最終走入萬千百姓家,最終變成了新華國成立之後人手一隻的「搪瓷缸子」。
他們學校沒有這樣的資源,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韓師父的木刻技術或許不如琺瑯技術容易普及,利潤高,可常先生和方校長他們教會了春妮,有很多事,不能單純用利潤來衡量。
藝術和美是永恆的。
即使美麗被迫在亂世中蒙塵,總有一天,亂世會結束,美麗會再度綻放光華。
她結束不了亂世,但她想保護美麗。
何況這美麗不是真的毫無用處。
銅陽木刻之所以聞名於全國,是基於它數百年為吳中地區乃至全華國提供彩印年畫的基礎之上,正好跟春妮想做的油畫彩印技術不謀而合,而韓師父本人也有一定的彩印功底。
但正如她心知肚明的,華國現有的彩印技術無法做出她想要的東西。正好學校請來的那幾個化學學生在做油墨改良,她有預感,引入現代實驗理論的彩印技術也許會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